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唐诗百家全集

唐诗百家全集

钟叔河主编。海南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本文库是以李白杜甫为首的唐代一百位杰出诗人诗作全集的汇编。一人一集,共一百部,计收诗二万七千三百余首,囊括了唐诗绝大部分名篇佳作。所收全集均据善本别集,无别集者据《全唐诗》;另以中华书局1992年新刊之《全唐诗补编》为主要依据,补遗辑佚,力求其全。编次上,本书对各集全部进行了分体重排,且由“先古后近”,改为先近体后古体,依次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六言、四言、五古七古、杂言。本文库分装为袖珍本20册,每册均独立成书。分册时略按诗人生活时代、创作流派与师友关系划分,但不拘于传统分期。应当说明的是,清人曾刻过《唐诗百名家全集》,只收中晚唐诗人的集子,且大家如元、白、皮、陆均不收。与本书在内涵、体例、规模上都有不同。各分册条目如下:①〔初唐四杰诗全集〕何守真编。海南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17.1万字。收入钟叔河主编的《唐诗百家全集》文库。本书收录了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刘希夷张若虚王绩陈子昂张九龄各家诗全集。除作品原文外,有编者所加作者简介。体例下同。②〔王维·孟浩然诗全集〕文益德编。12.7万字。收王维、孟浩然綦毋潜丘为祖咏储光羲裴迪崔曙刘眘虚常建各家诗全集。③〔岑参·高适诗全集〕胡传礼编。15.6万字。收岑参、高适、李颀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国辅崔颢柳中庸李益各家诗。④〔李白诗全集〕杜克家编。12.7万字。⑤〔杜甫诗全集〕厉晴岚编。16.8万字。⑥〔王梵志·寒山诗全集〕郭传贤编。15.5万字。收王梵志、寒山贯休元结孟云卿各家诗。⑦〔韦应物·刘长卿诗全集〕郑家庸编。14.5万字。收韦应物、刘长卿、张继顾况各家诗。⑧〔大历诸子诗全集〕赵晴湖编。14.9万字。收钱起卢纶司空曙郎士元韩翃李端各家诗。⑨、⑩〔白居易诗全集〕于同编。上册19.7万字,下册14.7万字。⑾〔元稹诗全集〕黄九皋编。14.1万字。收元稹、于鹄薛逢各家诗。⑿〔张籍·王建诗全集〕何守真编。16.1万字。收张籍、王建、张祜朱庆馀各家诗。⒀〔刘禹锡·柳宗元诗全集〕文益德编。15.1万字。收刘禹锡、柳宗元、戴叔伦各家诗。⒁〔韩愈·孟郊诗全集〕胡传礼编。14.6万字。收韩愈、孟郊、卢仝于濆各家诗。⒂〔贾岛·姚合诗全集〕杜克家编。13.7万字。收贾岛、姚合、周贺雍陶李洞曹松各家诗。⒃〔李贺诗全集〕厉晴岚编。16.3万字。收李贺、李廓沈亚之曹唐李群玉吴融陈陶鲍溶马戴各家诗。⒄〔杜牧诗全集〕郭传贤编。15.3万字。收杜牧、刘沧崔橹罗隐郑谷各家诗。⒅〔李商隐诗全集〕郑家庸编。14.5万字。收李商隐、许浑唐彦谦崔涂张泌各家诗。⒆〔陆龟蒙·皮日休诗全集〕赵晴湖编。16.1万字。收陆龟蒙、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各家诗。⒇〔温庭筠·韦庄诗全集〕黄九皋编。14.2万字。收温庭筠、韦庄、施肩吾韩偓李冶薛涛鱼玄机各家诗。

猜你喜欢

  • 忆酒垆

    晋代王戎与嵇康、阮籍同为竹林七贤,曾同饮于黄公的酒店。后嵇、阮被杀,王戎再经过黄公酒店,思念亡友,不胜悲凄。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后因以“忆酒垆”为悼念亡友的典故。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 鄂渚除夜书怀

    【介绍】:来鹏作。《全唐诗》作来鹄诗,误。诗写除夕夜作客他乡之窘况。首联交待作客地点和形影相吊的孤寂落寞心情;颔联反映干戈不断的动乱现实,导致自己有家难归;颈联写客居无聊,惟有拨灰书闷;尾联发出感叹:

  • 汴河直进船

    【介绍】:李敬方作。汴河,即通济渠,为隋炀帝时开凿,在今河南开封境内,西通河洛,南连江淮,为东南诸州至京城长安漕运重要通道。直进船,即指由东南经汴河直抵长安的船只。刘永济曰:“诗言汴水通淮固有利,然人

  • 李长吉

    【介绍】:见李贺。

  • 霍家亲

    《汉书·霍光传》载:霍光是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汉宣帝霍皇后的父亲,他官居大司马、大将军,子弟遍及朝廷文武要职。后因以“霍家亲”喻指显达的外戚。司空曙《观猎骑》:“翩翩不知处,传是霍家亲。”

  • 全唐刘氏诗

    清刘云份撰。云份生平简介见《唐宫闺诗》条。刘氏曾对唐代诗人之姓氏进行统计,其中刘氏约70余家,仅次于李、王、张三姓而居第四。以同姓之故,遂于闲中编选此书。有清康熙刊本。前有刘梁嵩和刘云份各写的序言一篇

  • 王羡门

    【介绍】:玄宗时人。开元十三年(725)曾撰泸州刺史康玄辩墓志。《全唐诗》存诗1首。

  • 澹台毁璧

    澹台,指孔子弟子澹台灭明。灭明字子羽。一次携千金之璧渡河。波浪涌起,两蛟挟舟。澹台曰:“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威劫!”乃操剑斩蛟。波平,投璧于河而不吝惜。见《水经注·河水五》。后用为轻财重义、不屈服于恶势

  • 使至寿州淮路寄刘判官

    【介绍】:皇甫冉作。见《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

  • 悬布

    ①春秋时,晋军攻打偪阳,围之而不克。偪阳守军把布从城头放下来,看攻城者是否勇敢。孟献子的家臣秦堇父攀布登城,布被割断三次,秦堇父登城三次。事见《左传·襄公十年》。韩愈《春雪》:“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