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博物

博物

①谓通晓众物。亦指博知各种事物的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之七十:“自怜非博物,犹未识凫葵。”②指晋张华所撰《博物志》。其书多记各方异闻奇事。陆龟蒙《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刑。”③指晋张华。因其博闻多识,善词章,有文采,且作《博物志》,故称。李皓《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参见“张华”。

猜你喜欢

  • 发潭州

    【介绍】:杜甫作。大历四年(769)春,杜甫自潭州(今湖南长沙)至衡州(今湖南衡阳)时所写。此诗写发潭州时所见景物及感怀。三、四句托物见人,反衬人情冷落。五、六句,借贾谊、褚遂良谪长沙,比况自己流寓偏

  • 韦镒

    【介绍】: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及第,又登宏词科。天宝年间曾任礼、吏、户三部侍郎。卒年49。《全唐诗》收诗1首。

  • 玳筵

    即玳瑁筵。李敬玄《奉和别鲁王》:“别念凝神扆,崇恩洽玳筵。”

  •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介绍】:白居易《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诗句。上句写诗人貌似悠闲,静听莺语,久立不动;下句写思逐絮飞,繁杂纷乱。两句一写外表,一写内心,通过二者的对比表现了春日宴罢客散筵空时诗人衰病孤独,万般感慨的情态

  • 二包

    唐代包何及其弟包佶的合称。二人为包融之子,有诗名于天宝之后,“一动一静,必形于文辞。由是,议者称为二包”(梁肃《秘书监包府君(佶)集序》)。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二包艺苑连枝,何七字余有片藻,佶

  • 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

    【介绍】:刘禹锡《萋兮吟》诗句。志行高洁之士,难免成为小人毁谤的目标;小人的花言巧语,即使智者亦难防备。二句写尽官场的险恶欺诈,故末云“徒使君子伤”。

  • 委绝

    ①衰亡,衰败。皇甫冉《秋夜寄所思》:“芙蓉已委绝,谁复可为媒?”李白《拟恨赋》:“恨桃李之委绝,思君王之有违。”②憔悴,衰老。杜甫《晚晴》:“六龙寒急光裴回,照我衰颜忽落地……洎乎吾生何飘零,支离委绝

  • 栖泊

    居留;停泊。陈子昂《古意题徐令壁》:“闻君太平世,栖泊灵台侧。”薛据《登秦望山》:“茫茫天际帆,栖泊何时同。”

  • 林披

    【生卒】:734?—?【介绍】:一作林丕。字茂彦,一字茂则,号师道。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郡望济南(今属山东)。天宝十二(一作十一)载(753)登明经第。历任临汀郡曹掾、临汀令、临汀别驾、知州事。《

  • 陶彭泽

    指晋代陶潜。因其曾任彭泽令,故称。杜甫《复愁十二首》之十一:“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