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宣宗时僧人。居宣州敬亭山寺。大中八年(854)李频及第后,清越有诗赠方干。十四年(860)作《新兴寺佛殿石阶记》。与方干多年友善。方干有《寄敬亭山清越上人》等诗。
【介绍】:北宋前期长安(今陕西西安)娼女。相传与岷江书生任生相爱并结为夫妻,后升仙而去。《全唐诗》误收其断诗2句。
①对有道德或学问的人的尊称。元稹《四皓庙》:“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②教授生徒者。王建《赠田将军》:“初从学院别先生,便领偏师得战名。”③自称。薛令之《自悼》:“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
【介绍】:与贾岛同时。举进士,工乐府杂歌,诗风似李贺,《全唐诗》录其诗9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1首。或谓《文苑英华》录英才《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英才疑为庄南杰之字,恐未允。
本指汉代长安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借指学宫,学舍。武元衡《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挹盛名。”
【介绍】: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诗句。大漠,指蒙古高原一带广大的沙漠地区。燕山,指燕然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二句逼真地勾画出边地辽阔、苍凉的景色,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介绍】:沈佺期作。北邙山在洛阳东北,汉魏以来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此诗从死亡这一残酷的事实出发,揭示了人生的虚无,富贵的不常。但全诗文字无一涉此,而是把它隐伏在对比鲜明的画面中:洛阳城中歌舞正酣,而北
【生卒】:822—?【介绍】:唐代诗人。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属安徽)人。开成、会昌间初试进士,与薛能、陆肱齐名。后能、肱相次及第,棠困举场约三十年。漫游太原及夏、盐、秦、陇等州,滞燕入蜀,往来家乡与长
宋王洙编。为今日传世杜集之最早者。《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杜甫集六十卷、小集六卷。”至北宋已不可复见,仁宗宝元间王洙始取秘府旧藏及他人所有之杜集裒为20卷,当时是否刊梓,无由闻见。至嘉祐四年,有苏
探寻,寻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