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顾觊之

顾觊之

【生卒】:392—467

字伟仁,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为郡主簿,历任山阴令、湘州刺史等职,善于治民,所至有政绩。迁吏部尚书,以与幸臣戴法兴不和,转为光禄大夫。寻阳王刘子房谋反,授以高位,不受。明帝复用为吴郡太守、湘州刺史。泰始三年卒,谥号简。(,参见《南史》)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生卒】:392—467

【介绍】:

南朝宋吴郡吴人,字伟仁。初为郡主簿。后为山阴令。为政清简,吏民称便。孝武帝大明初转吏部尚书。时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左光禄大夫蔡兴宗与觊之善,嫌其风节过峻,劝之。觊之引三国时辛毗之言曰:“孙资、刘放不过令吾不作三公而已。”位终湘州刺史。谥简。


猜你喜欢

  • 白生

    【介绍】:西汉鲁国奄里人。秦时尝与刘交、申公等从浮丘伯学《诗》。入汉,交为楚王,以白生、申公等为中大夫,使傅其孙戊。戊即位,稍淫暴,与吴通欲谋反。白生、申公谏不听,戊罚之,使穿褐色囚衣,杵臼碓舂于市。

  • 严正基

    【生卒】:?——1857原名芝,字山舫。严如熤之子。副贡生。少时随父练习吏事,历官知县、知府、按察使、布政使至通政使。任经郑州、奉天、常州、广西、湖北各地。捕盗有方,所至有政绩。咸丰初年,赴广西治理军

  • 元纂

    飞龙子。为官有时誉。卒于平州刺史任。(,参见《北史》)

  • 乐乘

    战国时中山国灵寿(今河北灵寿)人。乐毅族人。为燕将。廉颇大破栗腹军时,被赵虏而降赵,封为武襄君。前245年,襄王使他代廉颇为将,为廉颇击败。【介绍】:战国时赵国人。尝为燕将,燕王喜四年伐赵,败,为廉颇

  • 甾丘诉

    【介绍】:西周人。传说家住东海上,以勇闻名。偶过神泉,其马饮泉水而死。诉怒,去衣拔剑,入水三日夜,杀二蛟一龙而出。雷神随而击之,十日十夜,眇其左眼。

  • 信都公主

    唐昭宗女。

  • 仓慈

    【介绍】:三国魏淮南人,字孝仁。东汉末为郡吏。献帝建安中,曹操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魏文帝黄初末为长安令,清约有方。明帝太和中,迁敦煌太守,抑强扶弱,整顿田制,发展贸易。数年卒官。

  • 武进升

    曾用张姓。山西宁乡(今中阳)人,后改籍江南江宁(今江苏南京)。初入伍从军,雍正初被荐为三等侍卫。累官至福建陆路提督。督率闽兵练骑射。与总督喀尔吉善不和,互劾被贬。复起提督江南、浙江。卒后谥良毅。

  • 李成性

    【生卒】:?—755【介绍】:唐陇西成纪人。李玄道曾孙。以明经登第,历任陕王、忠王、义王、棣王四府僚佐。玄宗开元中,除右卫率府左郎将,官至太子右赞善大夫。

  • 后唐庄宗韩淑妃

    庄宗正室。初封卫国夫人,同光二年(924)封淑妃。(,参见《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