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裴行俭

裴行俭

【生卒】:619-682

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幼以门荫补弘文生,贞观中举明经,并从苏定方学兵法。仪凤四年奉诏册送波斯王返国,行程万里,途中擒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降李遮匐,将吏于碎叶城勒石以纪其功。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四十八万大军平突厥之乱,以勋封闻喜县公。曾主选举十余年,知人善任。精通草书,不择笔墨。撰有《草字杂体》、《选谱》诸书。(,参见《新唐书》)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生卒】:619—682

【介绍】:

唐绛州闻喜人,字守约。裴仁基子。以父荫补弘文生。通阴阳、历术,工草隶书。太宗贞观中,举明经第。为长安令。高宗将立武则天为后,行俭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秘议,语泄,左除西州都督府长史。麟德二年,累擢安西都护。后为吏部侍郎,典选有知人之明。仪凤二年,为安抚大食使,以送波斯王子回国为名,袭擒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调露元年,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突厥阿史德温傅。纵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执温傅来降,许不死。侍中裴炎害其功,斩伏念、温傅于市,行俭遂称疾不出。卒谥献。有《选谱》、《草字杂体》及集。


猜你喜欢

  • 李君羡

    【介绍】:唐洺州武安人。初事李密,复为王世充骠骑,后归高祖,授上轻车都尉。累授左卫府中郎将。破突厥有功,改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历兰州都督。因其小名为“五娘子”,官邑属县中亦皆有“武”字,同太史所

  • 刘秉琳

    字崑圃。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咸丰进士。授顺天宝坻知县。历署任丘至深州直隶州知州、正定知府。咸丰中,督民治蝗,惩治豪猾。革任丘驿车征派,筹资招雇。同治中,坚守县城,抗击捻军。治滹沱河,筑曹马口、回水、

  • 李铠

    【介绍】:清江南山阳人,字公凯,号惺庵。顺治十八年进士,官盖平知县。康熙间召试鸿博,授编修。曾预修《明史》。累官内阁学士。有《读书杂述》、《史断》、《恪素堂集》。

  • 姚鼐

    字姬传。安徽桐城人。刑部尚书姚文然之玄孙。乾隆中期进士,充礼部主事、记名御史。出任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同考官、任《四库全书》纂修官。辞官后主讲江南紫阳、钟山书院四十余年。从学于刘大櫆。于经史、诗文

  • 孙奕

    【介绍】:宋福州闽县人,字景山。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知南陵、海陵县。吕诲累荐知封丘县,荐台推,迁监察御史。论王安石新法不便,为邓绾所劾,出监陈州酒税。陈襄称其为循吏,可使当一路厚俗安民。官至福建转运使

  • 吴枚

    【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小屏,自号东园生。学画于杨澂,兼工铁笔。有《东园诗钞》。

  • 张之万

    【生卒】:1811—1897【介绍】:清直隶南皮人,字子青。张之洞兄。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同治间署河南巡抚,督军拒捻军、太平军各部。移督漕运,助淮军堵截赖文光部。历江苏巡抚、浙闽总督。光绪中官至东阁大学

  • 晋哀公

    名骄。昭公曾孙。出公被逐,为智伯所立。当时,晋国政事取决于智伯。智伯在四卿中最强,遂占有范氏、中行氏之地。后赵、魏、韩三家共灭智伯,尽并其地。

  • 侯庸

    【介绍】:明山东平度人,字景中。洪武十八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父因罪远谪,请纳官代父罪,许之,至谪所迎父归。后官至吏部侍郎。

  • 陈皇后

    【介绍】:西汉人,小字阿娇。武帝皇后。陈午之女,母为武帝姑馆陶长公主。武帝得为太子,多赖长公主力。曾言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贮之,取为妃。及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无子而妒。坐挟妇人媚道及巫蛊,废居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