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
【生卒】:1796—1880
【介绍】:
清直隶文安县人。自幼习武,遍游名山大川,求师学艺,创八卦掌。后至京师,供职肃王府,传弟子甚多。
【生卒】:1796—1880
【介绍】:
清直隶文安县人。自幼习武,遍游名山大川,求师学艺,创八卦掌。后至京师,供职肃王府,传弟子甚多。
【介绍】:明人,其母与孝康皇后(明太祖长子朱标妻常氏)为姐妹。建文初为留守右卫指挥佥事。靖难兵起,谅时奉密令往来诸将间。成祖入京师后,坐废,忧惧卒。
邳州(今属江苏)人。好学,有孝行。母死,以厚棺刻铭相葬。后大水漂棺三百余里。他找后载归复葬之。【介绍】:元邳州人。嗜学,有孝行。顺帝至元中,河决,墓多坏。其母棺为水漂去,乘舟追行三百余里,捞还归葬。
【生卒】:1683—1765【介绍】:清奉天正黄旗人,字静山。善骑射。历任陕西两当县知县、直隶固安知县、云南丽江知府、四川巡抚,皆有善政。卒于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
【生卒】:?—444【介绍】:南朝宋宗室,字伯奴。刘义融弟。幼为刘裕所爱,永初元年封新喻县侯,位太子左卫率。爱士乐施,兼好文学。文帝元嘉八年,坐包庇所宠门生横暴打人,免官。后迁侍中、太子詹事,加征虏将
【介绍】:西汉扶风平陵人,字子廉。初为郡吏,至大司空掾。事何武,举为长陵令。贵戚侍中王林卿,素骄横,坐杀人罪,並亲率吏兵追捕,哀帝闻而善之,迁陇西太守。后徙颍川太守,镇压豪强钟威、赵季、李款三人,表善
【介绍】:元建德淳安人,字朝阳。八岁能诗文、留心性理之学。泰定帝泰定间进士,初官番阳,升镇平尹,转峡州路经历,所至皆有声。未几,解印绶去,授徒讲学以终。有《吴修撰集》。
【生卒】:?—约1582【介绍】:明广东南海人,字少南。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授乐平知县,擢御史,出按河南、浙江等地,搏击豪强,吏民震慑。嘉靖四十四年,在浙江推行一条鞭法,为一条鞭法之始。隆庆元年,迁大理
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时人号之“张颠”。(190中/5034,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吴人,字伯高。官左率府长史。工书,精通楷法,以草书
南朝齐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善作文,为齐豫章王所重,授以大司马记室参军。【介绍】:南朝齐颍川人。善为文,为豫章王萧嶷所赏识,官至大司马记室参军。
秦汉之际楚人。从刘邦起义并击败项羽。有辩才,常使诸侯为说客。汉朝建立后,曾出使南越,说南越王赵佗归附汉朝。以功任太中大夫。他向高祖建议治国必须文武并用,力主提倡儒学,并辅以黄老的无为而治思想,对汉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