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侹
【生卒】:?—812
【介绍】:
唐陇西人,字庶中。幼嗜诗。代宗大历四年,在岳州遇杜甫,甫赠以诗。又曾识卢象、包佶、李纾。德宗贞元中,为荆南节度推官。以疾去职,归卧于朗州,仍为诗不衰。宪宗元和初,刘禹锡谪为朗州司马,与其过从甚密。有《武陵集》,佚。
【生卒】:?—812
【介绍】:
唐陇西人,字庶中。幼嗜诗。代宗大历四年,在岳州遇杜甫,甫赠以诗。又曾识卢象、包佶、李纾。德宗贞元中,为荆南节度推官。以疾去职,归卧于朗州,仍为诗不衰。宪宗元和初,刘禹锡谪为朗州司马,与其过从甚密。有《武陵集》,佚。
【生卒】:?—1220【介绍】:金西南路女真人。充护卫。卫绍王崇庆初累迁震武军节度使,备御有功。以兵部尚书致仕。
字王孙。韩王信曾孙。少时和武帝同学相爱。武帝即位,受宠幸,官至上大夫。赏赐拟于邓通,常与武帝在宫中一起生活。善骑射,武帝入猎上林苑,他先乘副车率随从百十骑至苑视兽,江都王以为天子,伏谒道旁,由此触罪太
【生卒】:?-56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人。初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能文章,尤好古学。光武帝时官至议郎给事中。曾因反对谶纬之学,几乎被杀,出六安郡丞。著有赋、诔、书
【介绍】:元建安道士。有《清微仙谱》。
字子阳,西汉琅邪皋虞(今山东即墨东北)人。初以郡吏举孝廉为郎,旋举贤良任昌邑王中尉。王好游猎,他上疏谏劝。昭帝死,迎昌邑王即帝位,旋以淫乱废,他因先谏免死。后复为益州刺史,去官,又征为博士谏大夫,劝宣
【生卒】:?—770【介绍】:唐博陵人。代宗时累迁澧州刺史,削去烦苛,人便安之。居二年,流亡还归,增户数万,诏特进五阶。代宗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以礼法绳裁将吏,为下所害。
【生卒】:?——1911字佩兰。山东阳信人。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先后充山西武备学堂教习、马队营管带,督练处、警察学堂提调官;调北洋常备军第三镇参谋官兼军需官,升第六镇工程营管带官。宣统三年,武昌起义后
怀景弟。仕魏至益州刺史。东魏天平初,在梁州被梁军擒。萧衍淮其还北,兴和中卒。
【生卒】:?—1621【介绍】:明山西沁水人,字宇衡,号见平。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保定推官,擢御史。杨镐四路攻后金前,上疏言辽事,谓镐非帅才,力荐熊廷弼。兵败后,时论谓铨有先见。四十八年,复言加赋供军
字小娥,洪州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居贞与谢氏父同贾江湖,并为盗所杀。小娥访得凶手名姓,乃诡服为男子,佣作其家,得信赖。两年后,乘仇人醉酒之机,杀一人,另擒一人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