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白圭

白圭

【生卒】:1419——1474

字宗玉,南宫(今属河北)人。正统进士。授御史。监军征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审理疑狱百余案。随从英宗北征,兵败土木堡逃回。历升陕西按察副使、浙江右布政使。天顺时,历官右副都御史、工都尚书。参赞南和侯方瑛军讨擒贵州东苗干把猪。成化元年(1465)督军镇压刘千斤起义,后历升官为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性格简重。十年死。赠少傅,谥恭敏。


【生卒】:1419—1474

【介绍】:

明真定府南宫人,字宗玉。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军攻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土木之变,陷身后脱还。天顺二年进右副都御史,赞方瑛军镇压贵州苗干把猪起事。旋巡抚湖广。入为兵部侍郎,进工部尚书。成化元年,提督军务,镇压荆襄流民刘通等起事。事平,加太子少保。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议出兵大举搜河套,调兵征粮,内地负担甚重,而所遣大将皆畏怯不任战,终于无功。卒官。谥恭敏。


【介绍】:

战国时人,名丹,字圭。魏惠王时为相,善筑堤治水,自称胜于禹。主张减轻田税,二十分取一。一说,与经商致富之白圭为同一人。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战国时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介绍】:

战国时周人。魏文侯时用“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之法,经商致富。五谷成熟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以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如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猜你喜欢

  • 赵禹圭

    【介绍】:元汴梁人,字天锡。世祖至元间为镇江路行大司农司管勾。文宗至顺元年累迁镇江路判官,三年致仕。

  • 林英

    古田(治今福建古田东北)人,建文时官御史,燕王兵攻陷京师,当时他在广德募兵,知败亡之事无可挽救,自尽死。

  • 羊耽妻辛氏

    【生卒】:191-269字宪英,陇西(今属甘肃)人,魏侍中辛毗女。聪颖明朗有鉴别力。曹爽专权,预言曹爽必遭杀身之祸。预言钟会有分非之志,后钟会领兵灭蜀后反。晋武帝泰始五年死。

  • 王文贯

    【介绍】:宋庆元鄞县人,字贯道。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为真州教授,除宗学谕。通经学,尤精《毛诗》,从游者尝有数百人。

  • 秦定三

    【生卒】:?—1857【介绍】:清湖北兴国人,字竹坡。道光六年武进士。授二等侍卫,累擢贵州镇远镇总兵。咸丰间,率贵州、云南兵屡与太平军交战,授福建陆路提督。七年,从攻镇江,寻卒于军。

  • 杨椿

    【生卒】:1676—1754【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农先。康熙五十七年进士。授检讨,兼《明史》、《一统志》、国史三馆纂修,官至侍讲学士。经术史才,为人所重,尤精史学,能贯串明朝一代史事。有《孟邻堂集

  • 达识帖睦迩

    字九成。好读经史,喜爱书法。先后任江浙、湖广、河南、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参加镇压湖南、广西徭族、獠族少数民族的反抗,招降方国珍、张士诚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后张士诚自立为吴王与他发生矛盾,受排挤,后饮药酒

  • 萧钜

    【生卒】:?—618【介绍】:隋兰陵人。小名藏。南北朝时后梁主萧琮侄。隋文帝开皇七年,琮归隋。炀帝时,帝甚昵钜,以为护卫,与宇文皛出入宫掖,伺察内外。帝每游宴,钜必随从。遂于宫中多行淫秽。江都之变,炀

  • 高达

    【介绍】:宋人。理宗淳祐十年累官知襄阳,固守十年之久,屡蒙奖谕。景定元年徙知江陵,移庐州。度宗咸淳间官至湖北制置使守江陵。恭帝德祐元年降元。

  • 林麟焻

    【介绍】:清福建莆田人,字石来,号玉岩。康熙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偕检讨汪楫奉使琉球。官至贵州提学佥事。少从王士禛游,以诗名。有《玉岩诗集》、《竹香词》、《列朝外纪》、《莆田县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