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帝
【生卒】:1377—1402
【介绍】:
即朱允炆。明朝皇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子。洪武二十五年,以父标死,被立为皇太孙。三十一年,太祖死后即位。次年,改元建文。用齐泰、黄子澄计削藩。建文元年,叔燕王朱棣起兵,以“靖难”为名。四年,燕兵渡江破京师。帝在宫中自焚死,传说谓从地道出走为僧,流浪各地,其说难信。原无谥,清乾隆时追谥“恭闵惠皇帝”。
【生卒】:1377—1402
【介绍】:
即朱允炆。明朝皇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子。洪武二十五年,以父标死,被立为皇太孙。三十一年,太祖死后即位。次年,改元建文。用齐泰、黄子澄计削藩。建文元年,叔燕王朱棣起兵,以“靖难”为名。四年,燕兵渡江破京师。帝在宫中自焚死,传说谓从地道出走为僧,流浪各地,其说难信。原无谥,清乾隆时追谥“恭闵惠皇帝”。
【介绍】:南北朝时清河人,家于磐阳。傅融子。兄灵庆被诛,灵根与弟灵越奔河北。为临齐副将,镇明潜垒。以思母故,遂与灵越相约南走,灵根差期不得渡,为临齐人所杀。
【生卒】:?——1019深州(今河北深县南)人。应募隶贝州骁捷军,迁右班都知、御前忠佐马军副都军头、戊环州。至道二年(996),与马绍忠等护刍粮赴清远军,为先锋,至岐子平,与西夏交战,绍忠等败走,独仁
【生卒】:1022——1072字毅夫,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举进士第一。累迁知制诰。英宗朝,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初,除翰林学士。廷议取西夏要地横山,獬以为兵祸必起于此。边将种谔取绥州,又奏劾谔
河间(今河北河间)人。父病十年,她求以身代,且吮其脓血,旬月而愈。
【生卒】:?-635吐谷浑王,夸吕子。隋开皇十七年杀兄世伏自立,娶炀帝女。唐初曾助李渊击李轨,后屡发兵攻掠唐边。贞观九年唐将李靖率军讨击,兵败自缢而卒。(,参见《北史》,《新唐书》221上/6224)
广平(今属河北)人。宋翻第三弟。家居广平。通经学,明刑理。举秀才,对策上第,拜国子助教。累迁至荥阳太守。郡内郑氏素骄横,世景到任,即以法绳郑氏。询查精细,日与县史、三正、百姓长谈,属吏食人-鸡,取人一
【介绍】:宋庆元府奉化人,徙居鄞县,字景平,一作希太,号三江。李佾孙。宁宗嘉定十年进士。曾从舒璘学,精于《诗》、《礼》。累官国子博士。尝论荒政赈恤,极有条理。
【生卒】:482—550【介绍】:南朝梁会稽山阴人,字国宝。贺场侄。从场受经业,尤精《三礼》,授徒三千余人,年四十余始仕。历官太学博士、尚书左丞,后迁御史中丞、散骑常侍,参礼仪事,凡郊庙诸仪,多所创定
【生卒】:1486—1552【介绍】:明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淛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介绍】:清浙江青田人,名不详。精篆刻,喜诗书,爱佳山水。慕天台、雁荡之胜,裹粮屡往,有一树一石可观者,辄图绘不忍去。首以青田冻石刻印章,四十年不倦,青田石之名遂著于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