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康有为

康有为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生卒】:1858——1927

字广厦,号更生。原名康祖诒。广东南海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工部主事。博通经史,提倡尊孔保教,以孔子纪年。中日甲午战争后,集各省应试士子上书,请拒和、迁都,变法。再上疏请议新制、行新政;面陈变法图强之策。创立保国会于京城。得光绪帝赏识,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参与新政。屡进新政条议,多得议行。“戊戌政变”起,逃亡日本,转南洋,游历欧美诸国,主张尊皇保国,设会办报,集资图再举。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归国,力主虚君共和制度。“丁巳复辟”,充弼德院副院长。复辟失败,逃上海。1924年,通电反对移清室出故宫,修改优待条件。三年后卒于青岛。著述甚多,有名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春秋董氏学》、《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大同书》、《物质救国论》、《电通》、《康子内外篇》、《长兴学舍》、《万木草堂》、《天游庐讲学记》等。


【生卒】:1858—1927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初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更甡,别署西樵山人、天游化人。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十四年,首次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后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倡今文经学,借鼓吹孔子托古改制,言变法改良。二十一年《马关条约》签订,有为联合在京会试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清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中进士,授工部主事,不就。组织《强学会》,编印《中外纪闻》等,鼓吹变法维新。二十四年,得光绪帝召见,促成“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起,逃亡国外。后持保皇立场,反对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曾与张勋共谋复辟帝制。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


猜你喜欢

  • 张建

    字吉甫,蒲城(今属陕西)人。有诗名。明昌初,授绛州教官,入为宫教,迁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华州防御使。自号“兰泉”,有集行于当时。【介绍】:金蒲城人,字吉甫,号兰泉。有诗名。章宗时,由绛州教官累迁同知华州

  • 薛憕

    字景猷,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家于东晋末迁居襄阳,遂以门地不得登用。魏明帝末至洛阳,节闵帝时为给事中。避乱入关中,侯莫陈悦召为行台郎中。悦败,宇文泰用为记室参军。好读书,有文才。大统初,与卢辩

  • 龚翔麟

    【生卒】:1658——1733字蘅圃。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龚佳育之子。副贡生。历官兵部主事、陕西道御史。巡视西城。康熙三十三年(1694),疏请沿海诸税口交府县征收,被采纳。以直言著称于时,曾参劾名

  • 张朝龙

    【生卒】:?—1788【介绍】:清山西大同人,寄籍贵州。乾隆时以马兵从攻缅甸、金川,累擢为参将。后率广东兵渡海镇压台湾林爽文。官至福建南澳镇总兵。旋从孙士毅攻安南,兵败死。谥壮果。

  • 陈音

    【生卒】:1436——1494字师召,莆田(今属福建)人。天顺末进士。授编修。成化六年(1470)建言,违帝意,被切责。后历升侍讲、南京太常少卿。因写信劝刘吉守父丧不要再出仕之故,十年不得调迁。弘治五

  • 刘氏

    京师(今北京)人。有松江人,诈称无妻,娶刘。归不复至。刘抵松江,夫拒不纳。刘削发为尼。行乞市上,置一棺,夜卧棺中数十年。邻火起,刘入棺,焚死。

  • 王垓

    【生卒】:1618—1684【介绍】:清山东胶州人,号巢云。顺治六年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使琉球。累迁员外、郎中,督临清钞关,课税有法。官终浙江按察司副使。

  • 苟金龙妻刘氏

    夫为梓潼太守、关城戍主。梁军围城而夫病重,刘氏率众坚守百余日。除敌内应,安抚兵民,等候援军到达。明帝赐其子平昌县开国子。(,参见《北史》)

  • 冯瑞

    【介绍】:清江苏娄县人,字霄燕。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编修。有《棣华堂诗馀》。

  • 博霁

    【生卒】:?——1708姓巴雅拉。满洲镶白旗人。历官至镶白旗满洲都统、江宁将军、川陕总督。康熙三十五年(1696)率师征讨噶尔丹,与费扬古军大败敌人于昭莫多,授世职拖沙喇哈番。为官有善政,治军严整,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