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孙盛

孙盛

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南)人。颍川太守孙恂子。博学,善言名理;笃学不倦,从小至老,手不释卷。著有《易象妙于见形论》、《魏氏春秋》、《晋阳秋》等。初为佐著作郎,随桓温平洛阳,封侯,迁长沙太守。累至秘书监,加给事中。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生卒】:302—374

【介绍】:

东晋太原中都人,字安国孙楚孙。年十岁,避难渡江。博学,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廷尉正。从桓温伐蜀,平洛,封吴昌县侯,官至给事中。嗜学,有良史才。著《魏氏春秋》、《晋阳秋》等。桓温以《晋阳秋》载枋头失利事,迫令删改,盛另写两定本,寄于慕容。后孝武帝博求异闻,始于辽东得之。书遂两存。卒年七十二。


猜你喜欢

  • 申公

    名培,西汉鲁(治今山东曲阜)人。少从齐人浮丘伯学《诗》,曾从其师见汉高祖。文帝时任博士。为楚王戊傅,戊不好学,遂归家教授,弟子至千余人。武帝立,召见问治乱之事,年八十余,被任为太中大夫。后其弟子王臧、

  • 董士珍

    【生卒】:1256—1314【介绍】:元真定路藁城人,字周卿。董文忠子。幼从许衡学。世祖至元十九年参议枢密院事,老吏服其明断。历上都留守司同知,兵部、吏部尚书。成宗大德间为中书参政,以疾归。后起为河南

  • 萧良娣

    【生卒】:?—655【介绍】:唐人。高宗时为良娣。永徽六年,昭仪武则天谗之,废王皇后、良娣为庶人,囚之别院。良娣大骂曰:“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则天怒,从此宫中不畜猫。良娣初囚,高宗

  • 王诞

    【生卒】:375—413字茂世,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为秘书郎,后为司马元显所宠,迁骠骑长史。桓玄篡晋,流放广州,卢循据广州,用为平南府长史。刘裕平定桓玄,又召为长史,随从南北征讨,官至吴国内史。

  • 扶余璋

    【生卒】:?-641百济国王。武德四年遣使来朝,后受唐册封。贞观时与唐交往密切。(199上/5329,参见《新唐书》)

  • 苏尔济

    【生卒】:?——1650姓嵩佳。满洲正蓝旗人。苏鲁迈之子。得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顺治初年入关,与锡特库击败李自成部将唐通于一片石。从博洛征福建,败明将姜正希于汀州。顺治七年卒。

  • 姚广孝

    【生卒】:1335—1418【介绍】:明苏州府长洲人,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

  • 苏寿元

    【介绍】:宋元间福州福安人,字仁仲,号北溪。九岁能属文。弱冠游太学,以文名。宋亡,隐居建阳。时太学生至京师者皆授郡博士。或劝之出,不听,以《春秋》、《四书》教学者。有《春秋经世》、《春秋大旨》。

  • 哈什屯

    【生卒】:1598—1663【介绍】:清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天聪时为侍卫。崇德间,参与攻瓦尔喀及松山等役。顺治初擢内大臣,旋列议政大臣,不附多尔衮,于豪格之狱力持异议,豪格幼子赖以保全。十二年,加太

  • 韦景昭

    【生卒】:694—785【介绍】:唐道士。丹阳延陵人,号贞元先生。少慕神仙之学。初度于延陵寻真观,师事包士荣。后居长安肃明观。天宝中,奉诏侍玄静先生李含光归茅山,居紫阳观。大历初,受李含光经篆正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