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龙头目老

龙头目老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人。选举办法一般是事先由寨内成年男子开会推出若干个候选人,然后再通过酿白酒、烧香或簸扬等方法举出三人当选。一般三至五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寨老、寨主、龙师三人中又以寨老为头人。寨老一般较为年长,且名气大、威望高,通常不直接担负具体工作,每年寨内重要宗教活动仪式悉于其家举行;寨主负责组织各项生产事务;龙师主要负责主持各种宗教活动。寨中事无大小,他们均有权过问,群众有事也多请他们出面解决,遇有外敌,还充当军事首领,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

猜你喜欢

  • 西尔达克沁

    见于《蒙古青史》,即“撒尔塔”(2491页)。

  • 陆丽

    ?—465北魏大臣。代郡人。鲜卑陆氏(步六孤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陆俟子。少以审慎,入侍太武帝,赐爵章安子,迁南部尚书。承平元年(452),太武帝卒,南安王拓跋余立,既而为中常侍宗爱等所杀。丽与殿中

  • 达拉特

    见“打郎”①②(428页)。

  • 罗卜藏素诺

    见“罗卜藏舒努”(1421页)。

  • 傣仂

    族名。又作“傣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的自称。“仂”系傣语音译,意为“下面”,因西双版纳处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部分傣族聚居区之南,按地理位置属于下方,故称。一说西双版纳古为“泐国”,称“勐

  • 工技院

    西夏官署名。掌国家工匠艺人管理事务。夏仁宗时期有此设置。仁宗天盛时期(1149—1169)制订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列入国家机构等级的第三品,属中等司。

  • 蒙古勒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省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大定府志

    书名。清黄宅中修,邹汉勋总纂,傅汝怀分纂。60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内容包括宸章、诏谕、赐祭文、礼仪、六礼、规条、疆土、舆图、沿革表、疆域、里居、土田、风俗、形势、山川、关路、冢墓、城郭

  • 吴颉

    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贵族。郁久闾氏。柔然东部首领※匹候跋子。北魏登国(386—396)初,柔然摆脱鲜卑拓跋部控制。登国六年(391),遭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击,随父西逃途中,被魏军击败于南床山(今席勒山)

  • 次黑

    彝语音译。旧时四川凉山布拖地区彝族,对被抢掠或买来的汉族奴隶称呼。经主子配婚安家,所生子女仍为次黑。等级地位类似※阿图阿加。原先被称为“歇仆”,含有轻蔑之意,即汉人奴隶,可被买卖或处死。后因组织起来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