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宗
南宋末云南通安州(今丽江坝区)摩娑首领。原名牟保阿琮。牟乐牟保之子。7岁,即识象形文字。及长,旁通吐蕃诸族之书。后创制本方文字。丽江县白沙岩脚村有“番字岩”古迹,“难译其语”。历代史志皆认为是“麦宗墨迹”。明代知府木氏在“番字岩”上题有“千古不磨岩上字”之句。现已泯灭。
南宋末云南通安州(今丽江坝区)摩娑首领。原名牟保阿琮。牟乐牟保之子。7岁,即识象形文字。及长,旁通吐蕃诸族之书。后创制本方文字。丽江县白沙岩脚村有“番字岩”古迹,“难译其语”。历代史志皆认为是“麦宗墨迹”。明代知府木氏在“番字岩”上题有“千古不磨岩上字”之句。现已泯灭。
元代医学家。又译沙图穆苏、汉姓沙,字谦斋。回回人。本西域人。元泰定年间(1324—1327),由御史出为江西建昌(治今南城县)太守,封盱江郡侯。为官之暇,研究中医药学。考订名家方书,博采经验诸方,于泰
即“慕容望”(2438页)。
唐代部落名。为东爨乌蛮的主要部分。一曰阿芋路,居曲州(治今云南昭通市,后废)、靖州(治今云南大关县附近,天宝末废)故地,即今云南鲁甸境;二曰阿猛,(或作阿旁)居今云南大关县城区;三曰夔山(约在今昭通市
见“塔海绀卜”(2161页)。
见“碎叶水”(2351页)。
见“卜怜吉歹”(20页)。
朝鲜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长鼓亦称“杖鼓”,长约70厘米,鼓身呈圆筒形,木制结构,中段细实,两端粗空,系绳绷皮而成,常用于伴奏。在《长鼓舞》中,它即是伴奏乐器,又是舞蹈道具。多为女子表演。
①清咸丰年间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是清朝地方官员和当地伯克残酷压迫和剥削农民引起的。道光(1821—1850)年间,库车伯克掠夺土地问题已日渐严重。仅阿奇木伯克皮鲁斯1人,侵占官田和民田便达1600余
①南北朝时期柔然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年号。508—520年,凡13年。 ②高昌国王宝茂年号。555—560年,凡6年。
前14—公元49汉代将军。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族。字文渊。先世赵奢为赵将,号曰马服君,因以为氏。重合侯马通之曾孙。年12岁而孤,少有大志。初为郡督邮。新朝王莽(公元9—23年在位)末,四方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