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为高昌王王城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约4公里阿斯塔那(汉名三堡)村东、哈拉和卓(汉名二堡)村南。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为西汉王朝车师前国境内屯田部队所筑,称“高昌壁”、“高昌垒”。汉、魏、晋戊己校尉均驻于此,故又称“戊己校尉城”。此后又历为前凉昌郡郡治、麹氏高昌王国国都、唐西州州治和回鹘高昌王都。至元末明初始废。前后经历约1500余年。城址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3部分,布局似唐代长安城。城废后,大部分地面建筑毁坏,唯外城西南隅一所寺院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尚历历可数。内城北部正中有一不规则方形小保垒,高约15米,当地称为“可汗之宫”,似为宫殿遗址。本世纪初德国勒柯克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一方“北凉承平三年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据此推断,堡可能是北凉时期建筑。1928年和1930年黄文弼曾两次到故城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了文物保护管理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信苴俊

    即“段俊”(1694页)。

  • 石柳

    见“耶律石柳”(1308页)。

  • 萧得里特

    ?—1099辽道宗朝大臣。名又记作特里特、特里得。契丹族。善阿谀顺色。清宁(1055—1064)年间,累迁北面林牙,同知北院宣徽使事。依附权臣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成心腹。大康三年(1077),乙辛诬太

  • 乌春

    ①温都部首领。女真族。居阿跋斯水(今牡丹江安图县至敦化县流段)一带。初以锻铁为业,后因岁欠,率部众归乌古迺(景祖),加入生女真部落联盟。既而乌古迺知其遇事果敢善断,命为本部长,送归旧部。辽道宗咸雍十年

  • 硬寨太保

    见“硬寨司”(2192页)。

  • 赵音旺

    明代广东瑶民起义首领。粤北泷水(今罗定)县人。瑶族。正统十一年(1446),因镇守两广少监阮能等人对瑶民百端苛索,与晋康逍遥山瑶族首领凤广山聚众起义,邻近广大瑶民纷纷响应。自号大将军,率众攻破泷水县城

  • 赫连定

    ?—432十六国时期夏国国君。字直獖。族属铁弗匈奴。夏国创建者※赫连勃勃第五子。凤翔二年(414),封平原公。承光三年(427),率兵2万向长安(今陕西西安市),拒击北魏军。闻都城统万(今陕西榆林市西

  • 西魏文皇帝

    见“元宝炬”(237页)。

  • 黄花堆

    见“黄瓜堆”(2018页)。

  • 游皇城

    元代宫廷祓灾迎福礼俗之一。亦称白伞盖佛事。至元七年(1270),元世祖忽必烈纳帝师八思巴建议,于大明殿御座上安置一顶白伞盖,以金粉书梵字于其上,意为“镇伏邪魔护安国刹”。是后每年二月十五日于大明殿行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