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睦尔撒纳之乱

阿睦尔撒纳之乱

清乾隆年间准噶尔贵族反清叛乱。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死,诸子争权,内乱迭起。先是喇嘛达尔札杀弟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继而达瓦齐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又杀喇嘛达尔札。达瓦齐取得统治权后,与阿睦尔撒纳又互相倾轧。十九年(1754),阿睦尔撒纳败,率属投清。二十年,清军征伊犁,达瓦齐败走,被俘献于清。清政府采取“众建以分其力”方针,将卫拉特四部“封为四汗,俾各管其属”,以削弱准噶尔部势力。阿睦尔撒纳凯觎四部总台吉位,谋迫清廷收回成命,并肆意杀掠,不用清所颁官印,“自用珲台吉菊形篆印”,以四部总汗自处”。同年八月,聚众反清。时清军大部分撤归内地,定北将军班第、参赞大臣鄂容安被迫自杀,部众被歼。定边右副将军亦在伊犁被执。次年,因遭部分准噶尔台吉反对及清军分道征讨,阿睦尔撒纳率众走哈萨克。寻喀尔喀和托辉特部青衮咱卜撤军台叛,准噶尔台吉噶勒藏多尔济、辉特台吉巴雅尔等纷起响应,杀都统和起。阿睦尔撒纳乘机自哈萨克返归,与伊犁诸台吉、宰桑会于博罗塔拉,“欲自立为汗”。遭清军进剿,加之内部互相残杀,痘疫流行,复败。二十二年(1757)秋,叛乱被平息,阿睦尔撒纳走死沙皇俄国。

猜你喜欢

  • 固始汗

    1582—1655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又作顾实汗,皆“国师”之音译,名图鲁拜琥(蒙古语,意为“天资聪颖”)。卫拉特汗哈尼诺颜洪果尔第四子。以勇武著称。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率军击败俄

  • 铁弗匈奴

    见“铁弗氏”(1877页)。

  • 罗苴佐

    见“罗苴子”(1416页)。

  • 积累布

    普米语音译。旧时普米族的一种祭水龙仪式。于二月举行,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祭前于村后山麓插一10多丈高的木杆,作为水龙象征供奉,由巫师主持,祭品有牛奶、米酒、菜肴,不杀牲。

  • 覃友谅

    明代湖广散毛洞土官。土家族。苗族“吴面儿之难”后,诸土司地多荒废,罢承袭。永乐二年(1404),招复流散“蛮”民,以故土官之裔,请仍设治所。因其户小,降散毛宣抚司(今湖北来凤县)为长官司,授长官。四年

  •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漫记

    书名。日本※鸟居龙藏著。成书于明治四十年(1907)。作者曾于明治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1902—1903),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本书即其在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的苗族、彝族、布依、瑶

  • 素姑

    一作拽剌。五代时期奚族部落联盟首领。前首领※扫剌子。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父死代立。与后唐友好,常遣使往来。后唐灭亡前夕,于清泰二年(936),欲背后唐投契丹,得后唐末帝李从珂抚慰。年底,后唐亡

  • 班里

    见“缚喝”(2416页)。

  • 贺兰部

    匈奴部落名。亦作贺赖。一说部名源于贺兰山,该部“居贺兰山下,因以为氏”。“贺兰”一称源于北方一些古代民族对马的称呼。入塞匈奴19种中有贺赖。首领称“单于”、“莫何弗”。东晋升平元年(前燕光寿元年,35

  • 张格尔条勒

    见“张格尔”(1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