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铁虎年清册

铁虎年清册

清代藏区差税清册名。藏语作“甲达细雄”。道光十年(1830)西藏噶厦政府大规模清查土地、人口、差税所编的册籍。该年为藏历铁虎年。故名。全称《噶丹颇章所属卫藏、塔工、绒等地铁虎年普查清册》简称《铁虎清册》。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及嘉庆年间曾降旨令西藏政府、贵族、寺院一律平均支纳差赋,后因贵族、寺院兼并政府差地,凭持有封地文书,不支差纳赋,致使政府财力拮据,差民负担过重,破产逃亡。西藏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差赋负担不平衡,由摄政策门林·降白楚臣令噶伦夏扎·顿珠多吉、近侍曲本堪布、孜本帕拉、淳涅格桑昂旺等人,在卫、藏、塔工、绒等部分地区,彻底核查各宗谿之户籍、土地清册以及各自之封地文书,核查后清册经噶厦政府审核盖印,发给卫藏所有宗谿,此后以此为凭支纳差赋。该清册共60件,原件系藏文,于1991年由格桑卓噶等人编译成汉文出版,是研究西藏封建农奴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猜你喜欢

  • 都尔弥势

    元朝将领。畏兀儿人。※岳璘帖木儿第四子。中统三年(1262),随叔父撒吉思讨李坛,以功授行省郎中,拜博兴州、沂州达鲁花赤。至元十一年(1274)随丞相伯颜攻宋,为先锋,败宋丞相贾似道于丁家洲(在今安徽

  • 章嘉呼图克图二世

    见“章嘉若必多吉”(2095页)。

  •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

  • 普寿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河北涿县东门外1里许。建于辽道宗大康六年(1080)。为八角七级密檐式砖塔,辽塔典型式样。最下为方台,塔基为须弥座,砌斗拱出平座,上设勾栏,再上为仰莲座,以承塔身。首层塔

  • 铁穆耳

    1265—1307元朝第二代皇帝。又译铁木耳。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次子※真金太子第三子。蒙古语尊称完泽笃皇帝。至元二十四年(1287),从世祖征叛王乃颜有功。翌年,受命抚军讨乃颜党合丹、火鲁火

  • 慕本王

    高句骊国第五世王解忧(一作解爱娄)的谥号。解忧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继位,二十九年(公元53)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

  • 萧思温

    ?—970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

  • 撒尼人

    见“撒尼泼”(2492页)。

  • 吴人杰

    即“吴朝俊”(1075页)。

  • 突举部

    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整顿为20部,突举部为其一(有人以为,由※集解部发展而来)。时由航斡统领。原与兄塔里古同驻,领3营,整顿后,分领1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