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鄯善

鄯善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0,口14100,兵29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1人,译长2人。西汉时为内地通西域的门户之一。汉武帝曾遣兵虏其王。元封三年(前108)附汉,屡为匈奴反间,为其耳目,多次阻劫汉使。后王尉屠耆降汉告状。元凤四年(前77),汉昭帝遣傅介子刺杀其王安(尝)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国名为鄯善,置都尉,屯田伊循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城)。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属西域都护。王莽时附匈奴。东汉时,其王屡遣子入侍奉献,并请复设都护。延光三年(124)设西域长史,鄯善归附。三国时属魏。西晋太康四年(283)遣子入侍,晋封其王为归义侯。东晋时先属前凉,后其王朝前秦,亦受加封。南北朝时屡遣使朝贡北魏。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拜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镇守其地,比之郡县。隋大业五年(609),于其地设鄯善郡。

猜你喜欢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

  • 松巴呼图克图四世

    见“健贝崔臣丹增”(1889页)。

  • 合里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地区古地名。元宣政院(初称总制院)先后在吐蕃设置驿站27处,计:吐蕃等处7、吐蕃等路9、乌思藏11。《元史》载: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乌思藏因必里公之乱驿站断绝,命给财畜资助

  • 伯帖木儿

    元朝将领。钦察人。初任宿卫哈刺赤、佥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事。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随御史大夫玉昔帖木儿征叛王乃颜,于合泐合河(今哈拉哈河)、海剌儿河(今海拉尔河)大败叛军。次年,随皇孙铁穆耳败哈

  • 呼伦

    见“忽剌温”(1488页)。

  • 皮朗古城

    又称哈拉墩。位于今新疆库车县城东。为汉龟兹国都城延城、唐龟兹国都城伊罗卢城遗址,唐安西都护府治所。城周约7公里,城垣近方形,残垣东、南、北三面断续尚存,分别长约1446米、1809米,高2米至7米不等

  • 沈紫江广右军功录

    即“广右战功录”(133页)。

  • 怕剌

    见“普剌”(2289页)。

  • 阿勒坦妣吉

    见“齐齐克妣吉”(869页)。

  • 丰镇农民反清起义

    辛亥革命时期内蒙古丰镇地区农民的起义。1911年12月初,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丰镇(治今内蒙古丰镇县)地区农民在山西革命党人起义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由张占魁、武万义、马有才等率领下,在丰镇东北隆盛庄附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