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赵佗

赵佗

?—前137

南越国君,自称蛮夷大长。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秦时曾佐尉屠睢攻越,后为南海郡龙川县令。秦末农民起义席卷中原,时郡尉嚣病亟,令其代行南海尉事,授计绝秦通越之道,自守待变。后趁秦亡楚汉相争之机,兼并南海、桂林、象三郡,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封南越王,赐玉玺,与汉“剖符通使”,应允“和集百越,不为边患”。吕后执政后,禁铁器、牲畜等物输入南越,并削去南越王名号。乃与汉绝,“乘黄屋左纛”,以帝制自尊,与中央王朝统治者分庭抗礼。又以财物贿赂闽越、西瓯和骆越,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据地“东西万余里,兵甲百余万”,兵迫长沙边邑,与南下官军抗衡。文帝继位后,遣使入越修好,恢复通使。佗遂取消帝制,重申“愿奉明治,长为藩臣,复修职贡”。经孝、景之世,常遣使入朝,守约不移。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卒,寿逾百岁。

猜你喜欢

  • 铁连

    1218—1281元朝大臣。蒙古乃蛮氏。善辞有谋略。初为宗王拔都宿卫,受命掌拔都分地平阳路隰州岁赋。居绛州(今山西绛县)。中统(1260—1264)初,调平阳驿站达鲁花赤。至元(1264—1294),

  • 高松

    ①即“高模翰”(1917页)。 ②金朝官员。一名檀朵,渤海族遗裔。先世在渤海国亡后被辽迁居澄州析木县(治今辽宁海城县)。年19岁从军为蒲辇(五十夫长)。以善战,被金将完颜宗弼召置左右。从破汴京(今河南

  • 果鲁干

    见“阔列坚”(2274页)。

  • 加衣

    藏语音译,即薅锄。四川甘孜藏区康定地方的一种生产工具。锄为木质,长约5寸、宽2寸,尖嘴。锄柄为一自然长成的2尺左右长的木钩,将钩固定在锄的尾部。用来薅青稞地里的杂草和松土。

  • 巴汗俄尔札萨克旗

    见“和硕特东上旗”(1451页)。

  • 虑真

    即“女真”(145页)。

  • 西域琐谈

    见“西域闻见录”(711页)。

  • 龙头目老

    解放前云南省金平、屏边等县瑶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据说由来已久。各村寨普遍设置,通常包括寨老、寨主和龙师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凡寨中成年男子,只要识字,有办事能力和办事公正及熟识宗教仪礼者,均可作候选

  • 萧余里也

    辽道宗朝大臣。字讹都碗。契丹族。国舅※萧阿剌子。兴宗重熙年间,以外戚入仕。道宗清宁初年,补祗候郎君,娶兴宗次女郑国公主斡里太,拜驸马都尉,累迁南面林牙。因父与北院枢密使萧革不和,受排挤,出任奉先军节度

  • 使西域记

    为《明实录》对《西域番国志》之节录。见《西域番国志》(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