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穆哈

萨穆哈

?—1704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吴雅氏。顺治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五年(1658),迁户部员外郎。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允吴三桂撤藩。受命同郎中党务礼赴贵州筹备船、刍、粟。闻吴叛,与党务礼回京备陈吴三桂叛情,请兵赴援。复奉命率兵驰守荆州。十三年,迁刑部郎中。十五年(1676),授太仆寺卿。自十六年起,历任内阁学士、户部和吏部侍郎。十八年(1679),奉命察赈山东,举借端科敛3州县之贪官。二十年(1681),擢左都御史,迁工部尚书。二十一年,察视石景山至卢沟桥石堤。翌年,出视山西地震,请赈济。二十四年(1685),受命会勘海口诸州县,以利害陈奏。二十五年,以覆奏河工、海口事不实,夺官。寻授步军翼尉。三十二年,仍授工部尚书。三十九年(1700),以历年碌碌,虚糜帑金等,革职,仍留任,令稽察工部弊端。四十三年(1704),以侵蚀币银,逮治,卒于狱。

猜你喜欢

  • 碗布台吉

    见“鄂木布达赉”(2054页)。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蒲察合住

    ?—1224金朝酷吏。女真族。蒲察氏。以吏起身,久为宣宗完颜珣所信用,声势显赫。为人残刻,人人皆知其蠹国害民而不敢言。兴定(1217—1222)中,乘驸马仆散阿海之狱,大肆株连,使朝臣人人自危。正大元

  • 桦皮诗篇

    古代蒙古抒情诗歌。作者及创作年代均不详。仅存以畏兀儿体蒙古文记在白桦皮上的3页残稿。1930年在伏尔加河东岸金帐汗国遣址发现。残稿中有一段描写一妇女送其被征服役之子至统治者处,母子互相倾诉情怀。母亲语

  • 六祖坛经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佛经。汉文本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唐法海集,记禅宗六祖慧能事迹和语录。西夏文译者佚名。手写、草书,存十数页。背面为西夏天赐礼盛国庆元年(1069)或二年(1070)瓜州审案记案。译文内容与

  • 拓跋朝光

    党项羌拓跋部首领。拓跋守寂子。唐代宗永泰时(765—766)任静边州都督、左羽林大将军。唐朝为离沮内徙党项受吐蕃诱胁,永泰后迁其部于银州之北,夏州以东及绥、延等州。静边州都督府亦移置银州境内。其部地处

  • 盛吉县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兴州辖县之一(一说为州附郭县),县治故址今有人说在今吉林省靖宇县东北白山镇附近。辽灭渤海后,辽太祖将被俘民众迁至今辽宁北票县东南,仍以其县名置县统之,属辽兴中府黔州,金废。

  • 曷婆那可汗

    见“泥撅处罗可汗”(1515页)。

  • 沐绍勋

    1504—1536明朝将领。安徽凤阳府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回族。沐昆之子。正德(1506—1521)年间,父死,嗣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嘉靖(1522—1566)中,征寻甸、武定之叛,以功加

  • 阿嘉呼图克图六世

    见“策巴札布”(2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