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茶马司

茶马司

宋、明、清三朝专司管理与甘、青、藏等地民族进行茶马交易的机构。宋初,因战争频繁,亟需战骑,遣人于四川买茶,运至原州(今甘肃镇原县)、渭州(今甘肃平凉)、德顺(今宁夏隆德县)三郡易马。买茶易马,原分属买茶司和买马监牧司。熙宁七年(1074),纳熙河经略使王韶议,命李杞于成都府利州路买茶,于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凤州(今陕西凤县凤州镇)、熙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博马。元丰四年(1081,一作六年),将买茶、博马合为一司。史称“熙河路茶马司”或“陕西茶马司”、“秦州茶马司”。又有四川茶马司,其制与“秦州茶马司”相同。买茶司与买马司常分合不一,初无定制。崇宁四年(1105),始定二司合并为永制。南宋绍兴四年(1134),令四川宣抚司支茶博马。七年(1137),以关陕沦陷,将秦州茶马司并入四川司,复置茶马官,称都大提举茶马公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补充马匹需要,也相继于川陕等地置设秦州、河州、洮州(今甘肃临潭县)、雅州(今四川雅安)、碉门(今四川天全县)、庆远裕民(今广西宜山县)诸茶马司,以汉中、巴茶与甘、青、藏等诸族人民贸易。洪武三十年(1397),以私茶盛行,马贵茶贱,不便互市,迁秦州茶马司于西宁,称西宁茶马司。永乐十一年(1413),以茶禁松弛,又增置甘肃茶马司(又称甘州茶马司)于陕西行都司地(今甘肃张掖),隶陕西布政司。始置时,司主事官员有司令、司丞各1人。后俱改为大使、副使。满族统治阶级定鼎北京后,沿明旧制,于洮岷、河州、西宁、庄浪(今甘肃永昌县)、甘州分置5茶马司。令茶马御史管辖。又设满汉巡察御史、笔帖式、通事各员,供咨询。康熙七年(1668),裁茶马御史,由甘肃巡抚兼辖。三十六年(1697),以洮、岷额茶滞销,命部员专事督理。雍正三年(1725),命西司茶务归西宁府管理。自是诸司已名存实亡。

猜你喜欢

  • 伊即靬

    见“伊即轩”(804页)。

  • 阿巴噶右翼旗

    清内蒙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北部。牧地东界阿巴哈纳尔旗,西接苏尼特旗,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北临大漠。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居此,号所部曰阿巴噶。原役属于察哈尔,后畏林丹汗

  • 大都尉

    匈奴官名。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时始置,分左右。为单于十大重要辅臣之一。位在左右大将之下,左右大当户之上。其号世袭,各有分地。左大都尉驻匈奴东部,右大都尉驻西部。分别统军,指挥作战,为匈

  • 黑鸣凤

    清初武将、刻书家。字羽辉,号朝阳。临清州(今山东临清县)人。回族。康熙四十二年(1703)武进士,授侍卫。四十八年(1709)奉命赴宁台大岚山平一念僧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帝南巡扈驾,由浙江

  • 清乐军

    蒙古国时期汉人地主武装之一。金永清(今河北永清)人史伦以侠义著称,死后,河朔诸郡结清乐社40余,近千人,岁供其像祀之。元太祖八年(1213),其曾孙史天倪归降蒙古军,任万户,选壮勇万人为义兵,号清乐军

  • 杨允贤

    宋代云南大理国人。白族。《南诏野史》称之为大理国“叛臣”。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起兵反抗大理国王段思廉统治,被岳侯※高智升镇压。今人对其起事看法不一,或谓其起义,或言其叛乱。

  • 清秘史

    书名。又名《满清宫廷秽史》。清末陈去病(有妫血胤)撰。2卷,附《吴三桂借兵始末记》等,光绪三十年(1904)成书。上卷记满洲世系等,下卷杂记清朝历代旧闻轶事,揭露统治者的暴虐淫秽。有光绪三十年刊本。对

  • 达赖乌巴什

    参见“巴延阿布该阿玉什”(420页)。

  • 南史

    南朝史书。纪传体。唐李延寿撰。80卷,包括本纪10卷,列传70卷。延寿字遐龄,祖籍陇西(今甘肃临洮),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阳)。官至崇贤馆学士、符玺郎,兼修国史。其父李大师(570—628)不满南北朝断

  • 札尔善

    ?—1758清代勇士。索伦人。姓都拉尔氏,隶黑龙江正白旗。乾隆十九年(1754),以总管从征伊犁,因勇敢善战,赐号赛沙尔泰巴图鲁。二十三年(1758),黑水营之围,率轻骑深入叛军,不幸阵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