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1654—1685

清初著名词家。满洲正黄旗人。纳兰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字容若,原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胤礽),改为性德。自号楞伽山人。自幼刻苦自励、潜心向学,有汉学素养。康熙十年(1671),中顺天乡试举人,受业于徐乾学。十一年,应礼部会试,因疾,未参加殿试。十五年(1676),应殿试,赐进士出身,选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再迁一等。曾扈从康熙帝出巡兀喇(即乌拉,今吉林市乌拉街)、塞外,后屡奉使边疆,宣抚诸少数民族。深受康熙帝赏识,屡随帝北征、南巡。轻视仕途,渴求自由。常览山川风物以资博闻,与所游者多江南汉族文人、名士。工于词、诗。其词、诗神秀超逸,不拘形式。写景吟物,直抒胸臆,缠绵婉约,真挚感人。堪称清初词坛奇杰,足与当时享有盛名的汉士人朱彝尊、陈维崧等相媲美。但有的词过于哀伤,这与其终生忧郁寡欢有关。又长书法,喜治印,对书画鉴赏、裱贴、琴法音韵均有修养。晚年潜心佛学、道教,佛老思想兼收并蓄,还喜攻经史,搜求宋元诸家经解,从事经学考据。与徐乾学合辑《通志堂经解》;考订、编辑《大易集义粹言》、《陈氏礼集说补正》;编选《今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其作品有《通志堂诗集》、《通志堂文集》、《饮水集》、《渌水亭杂识》等。

猜你喜欢

  • 鸣鹤城

    古城名。故址在今甘肃临潭县新城镇之东。吐谷浑据今甘肃临潭以西洮河流域时所筑。北周、唐至北宋先后属洮州或临洮郡。

  • 匠户

    元朝诸色户计之一。来源有二:一自战争中虏获而来,一从民间签发而来,主要是有一定技能的工匠,亦有本非工匠的平民。户籍自成一类。在官府手工业局、院直接管理监督下服役,从事营造、纺织、兵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

  • 温郢成俞龙

    见“一声金龙”(1页)。

  • 修鲜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罽宾国遏纥城(位于今阿富汗喀布尔河流域)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辖毗舍、阴米、波路、龙池、乌弋、罗罗、檀特、乌利、漠、悬度等10州(一作11州

  • 喀什噶尔

    ①西域地名。《汉书》、《后汉书》、《魏略》、《三国志》、尼雅出土晋代木简、《魏书》、《隋书》、《新、旧唐书》、《新五代史》、《宋史》等都称其地为疏勒。《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作沙勒。《

  • 纰论伽罗笃波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职司是外事总管,高于一般“纰论”(外事官)。《唐蕃会盟碑》中有此官名。详见“纰论”(1265页)。

  • 忽勒合真

    见“忽鲁合真”(1490页)。

  • 哥来秋

    传说中的丽江纳西族祖先。又作歌来秋。从忍利恩四世孙,于高来之子。机智勇猛,不畏强暴。娶戟女戟恩母,生4子,分束、叶、买、何(亦作树、叶、梅、和)4支(氏族或部落),分居金沙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之后,梅支

  • 丹津额尔德尼

    ?—1712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弼齐噶岱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随从兄※善巴附清,驻牧哈噜纳山。诏发杀虎口仓粟赈所属贫户。三十年(1691),赴

  • 云冈石窟

    石窟寺名。又称灵岩寺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北16公里武周山(云冈)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53个,石雕佛像、飞天等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石窟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