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程阳桥

程阳桥

侗族著名※风雨桥。又名永济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程阳村旁。1916年建成。全长64. 4米,宽3. 4米,距河床高16米(一说10.6米)。共有4孔5墩,每孔相距14.2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身由8根连排大杉垒成上下二层横梁,下有无数竖柱支撑。顶覆青瓦,桥面铺板,两侧有长凳,成长廊走道,供行人避雨休息。桥顶建有5座亭阁,互相对称。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皆以榫衔接,结构精巧。亭与廊檐绘有彩色图案。远观雄伟,近看精巧,为侗族地区桥梁之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前秦越厉王

    见“苻生”(1340页)。

  • 宣慰司经历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职掌衙门案牍和管辖吏员,处理官府日常事务。元代秩从六品,明代为从七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义责布松洞

    普米语音译,意为“山神”。旧时普米族地区每户、每氏族和每村都有各自的山神树,选择松树或麻栗树中最大的为全村的山神树。有的地方,男子举行成年礼仪式后,要把象征自己成年的绵羊毛线从脖子上解下,拴到一棵茁壮

  • 燕王

    ①辽封爵。天显十一年(936),恒山(今河北正定)人赵延寿(本姓刘)降辽,翌年授幽州节度使,封此爵。天禄元年(947),中台省右相耶律牒蜡(又作牒䗶)“亡归世宗”。次年,为南京留守,封燕

  • 铁铉

    1366—1402明朝大臣。邓州(今河南邓县)人。回族。洪武(1368—1398)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官。处理明断,善决疑案,奏对详明,深得朱元璋器重,赐字“鼎石”,诏令两法司疑狱尽

  • 孛老站道

    元代驿站名。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的西路驿道。是大都至上都4条驿路之一。全程1095里。其线路从大都出发,途经大口(今海淀北境)、黄堠店、皂角(约今太平庄)、龙虎台、棒槌

  • 丘目陵亮

    见“穆亮”(2555页)。

  • 倒儠匠

    见“倒喇”(1887页)。

  • 北汉神武帝

    见“刘崇”(859页)。

  • 库野

    见“苦夷”(1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