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盍什

盍什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春节。流行于云南怒江、丽江、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怒江地区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这段时期内择期举行。节前家家清扫室内外,在门前正中处的院场上插上数目与家里男人人数相等的松枝,以求来年无灾无病、吉祥如意。节日期间,家家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宰猪杀羊,酿制水酒。为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粮食丰收,要将第一臼春出的釉米粑粑放少许于桃、梨等果树上。在吃饭前要先盛一碗饭菜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傈僳族传说谷种是狗从天上要来的)。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身在外地,家人也要为其摆设碗筷。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互相拜年祝福,并聚集于村寨的公共场所一打场地,举行跳舞、对歌、比赛射弩等活动。怒江地区的傈僳族还在泸水登埂澡塘举行一年一度的澡塘歌会。解放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规定每年公历12月25日为傈僳族盍什节。

猜你喜欢

  • 速夫

    波斯语音译,义为“羊毛织品”、“长毛呢”。《元史·舆服志》:“速夫,回回毛布之精者也”。原产于波斯及中亚等地。元代为制作※天子质孙服的原料之一。参见“质孙宴”(1467页)。

  • 豆卢毓

    577—604隋朝官员。字道生。昌黎徒何(即徒河,今辽宁锦州)人。其先世鲜卑慕容氏,后归北魏,赐姓豆卢。隋楚国公豆卢绩子。开皇十七年(597),汉王杨谅出镇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其以妃兄任王府主簿

  • 振州

    州名。唐武德五年(622)改隋临振郡置。天宝元年(742)更名延德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振州。治所在宁远县境,辖宁远、延德、吉阳、临川、落屯5县。宋开宝五年(972)改为崖州。隋唐以来汉人陆续移居

  • 丹必占灿

    俄籍卫拉特喇嘛。又译丹必扎拉参、嘉喇嘛、札喇嘛。自称为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之孙。1890年受沙俄派遣,到外蒙古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一带活动,向杭达多尔济等蒙古上层鼓吹民族分裂、散布亲俄思想,

  • 珍州

    古州名。唐贞观十六年(642),以夜郎开山洞置。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天宝元年(742),改为※夜郎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珍州。元和三年(808),复置,旋废。北宋大观二年(1108),复置,移

  • 脱栾赤驸马

    见“脱劣勒赤”(2082页)。

  • 长川城

    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曹魏时,拓跋鲜卑部之拓跋力微因遭西部大人侵扰,属众离散,遂投依没鹿回部大人窦宾。与宾共攻西部,宾兵败失马,力微便以己所乘骏马给之。宾感其相助之恩,准其北居此地。北魏天兴二

  • 廉恂

    见“廉米只儿海牙”(2385页)。

  • 济王

    ①金封爵。皇统(1141—1149)初,辽旧臣萧仲恭得熙宗信任,授世袭猛安,进拜平章政事,同监修国史,封济王。 ②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大德十一年(1307),成吉思汗弟合赤温后

  • 哈密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