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猪
又名“猪膘”。云南丽江和宁蒗纳西族、普米族传统食品。用百余斤重的膘壮肥猪,以削尖的竹竿从其腋下刺入心脏,将其致死,保持体形完整,然后去毛剖腹,除去内脏、脊骨,砍掉四肢,用盐和花椒末撒入腹腔搓揉,用麻线或牛皮线缝合,石板压扁,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即成完整的腊肉猪,因形似琵琶,故名。可储存数年至数十年不腐。每户都养有数头至数十头猪,养猪和储存的琵琶猪多少,是占有财富的标志,常将其作为借贷和交换媒介,更是待客的佳肴。
又名“猪膘”。云南丽江和宁蒗纳西族、普米族传统食品。用百余斤重的膘壮肥猪,以削尖的竹竿从其腋下刺入心脏,将其致死,保持体形完整,然后去毛剖腹,除去内脏、脊骨,砍掉四肢,用盐和花椒末撒入腹腔搓揉,用麻线或牛皮线缝合,石板压扁,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即成完整的腊肉猪,因形似琵琶,故名。可储存数年至数十年不腐。每户都养有数头至数十头猪,养猪和储存的琵琶猪多少,是占有财富的标志,常将其作为借贷和交换媒介,更是待客的佳肴。
即“八剌哈赤”(26页)。
明代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漠河卫。永乐四年(1406)八月,与兀兰等4卫同时设立。治所在前苏联结雅河支流托姆河流域,旧说在苏子河支流托漠河地区。隆庆元年(1567)四月,海西脱木河等卫女真夷人
唐时南诏丽水节度使。纳西族。叶古年之五世孙。唐德宗贞元元年(785)置丽水节度,其父剌具普蒙为节度使。8世纪末,南诏不堪吐蕃之征调,有意暗中归唐,调回为吐蕃屯守金沙江北岸的数万军队,并与唐剑南西川节度
古城堡名。故城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史纳村。背靠阿拉古大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及浩门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鲜卑秃发乌孤击败乙弗、折屈等部,筑湟中廉川堡,以为都城。安帝隆安三年(399
?—184719世纪哈萨克族民族英雄。一译克尼萨雷,又称肯尼萨尔·哈斯莫夫。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苏勒坦(苏丹)。哈萨克族民族英雄※阿布赉汗孙。清道光十七年(1837)冬,率勇士于途设伏,迎击沙俄哥
?—451北魏宗室。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孙,河南王※拓跋曜子。泰常元年(416),其叔河间王拓跋修卒,无子。太平真君元年(440),从兄弟太武帝拓跋焘令其袭修爵为河间王,后改封略阳王。二年,与永
911—949辽初将领。字曷鲁。契丹族。六院部夷离堇耶律蒲古只后人。史称其端悫好施,不事生产。颇得辽太宗宠爱。会同六年(943),为南院大王,莅事清简。时以后晋石重贵对契丹上表“称孙不称臣”,辞多不尊
古代东夷和百越诸族的一种习俗。亦作拔齿、打牙。迄今发现最早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江苏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有人推断此俗产生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是儿童进入成年的一种标志。据文献和有关社会历史调查报
见“铁虎年清册”(1880页)。
见“伯笃鲁丁”(10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