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等地。为部分傣族、布朗族、德昂族所信奉。其特征是可杀牲和饲养鸡、猪。僧侣分为帕(沙弥)、都(比丘)、祜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阁(僧主长老)、帕召祜(佛师,阐教长老)、松迪(僧正长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等8级。其寺庙,德昂语称“庄润”。
云南小乘佛教四大教派之一。流行于云南德宏、保山等地。为部分傣族、布朗族、德昂族所信奉。其特征是可杀牲和饲养鸡、猪。僧侣分为帕(沙弥)、都(比丘)、祜巴(都统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僧伽罗阁(僧主长老)、帕召祜(佛师,阐教长老)、松迪(僧正长老)、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等8级。其寺庙,德昂语称“庄润”。
清咸丰五年(1855),在太平天国革命影响下,贵州荔波水族以潘新简、吴邦吉等为首领的农民起义。莪蒲、巴容、三洞、羊安等地水族人民群起响应,聚众万余人,攻荔波县城。十月,在水浦与清军激战,大捷。咸丰六年
即“舜化贞”(2262页)。
藏语音译。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百姓给土司官寨支应的一种差役名。给土司当随从、站岗、放哨或守官寨等。由百姓轮流充任,一般每年1次,每次5天。
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1859页)。
见“曷术部”(1652页)。
西域地名。即隋伊吾郡新伊吾城,唐伊州伊吾县。《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作哈密力,《世祖纪》作合迷里、甘木里,《五行志》作合木里、合迷,《脱力世官传》作渴密里,《释老传》作感木鲁。《明史》中《太祖纪》
1656—1719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嘎的林耶派传人。大拱北门宦之创始人。经名西俩里,道号“格买忍的尼”(阿拉伯语“月亮之光”之意)。甘肃河州八坊小西关(今属临夏市)人。回族。幼孤,由祖母抚养。7岁入清真
见“耶律朗”(1303页)。
394—468南北朝时期佛教译经师。其名意译功德贤。号摩诃衍。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姓。幼学五明诸论,由读《杂阿毗昙心论》而信佛。后出家学习大小乘教义,尤精大乘佛学。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至广州(今广
新疆塔吉克族拨弦乐器之一。一称“热布卜”。塔吉克语音译。与维吾尔族地区热瓦甫近似,但较短粗。琴身以杏木制成,共鸣筒蒙以牛皮或马皮,以羊肠线作弦,共6根。琴音低柔悦耳。大多数牧民家庭都有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