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江格尔

江格尔

书名。卫拉特蒙古民间长篇英雄史诗。亦作《江嘎尔传》。与《格斯尔》、《玛纳斯》被称为我国游牧民族三大史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学遗产。一般认为其某些篇章产生于原始公社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阶段,最初在“林木中百姓”间流传。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不断地发展、充实和提高,至15世纪进一步完善定型,在卫拉特地区开花结果,并通过民间艺人一江格尔齐们的演唱,流传到蒙古族各居住地区。其成功地塑造了部落盟主江格尔、红色雄狮洪古尔、智多星阿拉谭策古、铁臂力士萨布尔、神箭手哈布图、雄辩家明彦等个性鲜明的形象,并赞美英雄们的坐骑,具有浓郁游牧生活气息。反映蒙古民族尚武爱马性格。通过描述江格尔及其12名“雄狮”英雄、35个虎将、8000名勇士率领广大群众,与严酷的大自然和侵犯掠夺者代表一恶魔蟒古斯的斗争,反映卫拉特人民崇拜英豪、仇视邪恶、反对侵犯、追求幸福、共同保卫理想乐园“宝木巴”的民族精神和美好愿望。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具有游牧民族说唱艺术特点,每篇叙述一个完整故事,可单独成篇,便于在游牧地区演唱。全诗又以江格尔为核心联成一个整体,保持情节连续性。通篇贯穿着勇士们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意志。其浓厚抒情色彩、鲜明民族风格、精巧构思和丰富多彩语言,把蒙古族英雄史诗推向一个成熟阶段。内容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研究蒙古族尤其卫拉特民族文学、历史、艺术、民俗、语言、建筑、武器等的珍贵资料。现有德、日、俄、托忒、乌克兰、格鲁吉亚、鞑靼、藏等各种文本行世。回鹘体蒙文方面,1910年出版10章本,1958年出版13章本,1983年出版15章本。1980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用托忒文出版15章本,1985年和1988年又出版8万诗行60章文学版本第一、二卷。汉文方面,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边垣编译本《洪古尔》,后又有色道尔基翻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3章本,198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霍尔查翻译的15章本。现搜集、整理、研究工作正在新疆进一步发展,取得令人瞩目成果。

猜你喜欢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

  • 端珠仁钦

    1309—1385藏传佛教高僧、青海夏琼寺创建者。亦译端智仁青,又称多仁波且法王。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之启蒙导师。生于青海同仁县夏布让(夏卜浪)。早年出家,隐山修行。后赴西藏聂塘第瓦仅寺

  • 苏非派

    伊斯兰教教派之一。语源有3说:一言出自希腊文“索非亚”,意谓“智慧”;一说出自阿拉伯语“沙甫”,意谓“纯洁”;多数学者主张源于阿伯文“苏非”,意为“羊毛和驼毛”。以其首领常穿羊毛长衫而得名。其最早发源

  • 丹巴次仁

    1678—1738清代德格第四十二世土司兼德格寺主。旺钦衮波次子。曾征服石渠、江西、白玉及竹庆等地一些部落,势盛。清雍正四年(1726),为清松潘镇总兵招抚,授德格安抚使职,赐金印。十年(1723),

  • 阿史那思摩

    ?—645隋末唐初东突厥贵族。又称李思摩、思摩。阿史那氏。咄六设之子,※启民可汗染干从弟。唐朝扶立之东突厥可汗,称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隋开皇(581—600)末,启民可汗附隋南下后,被碛北诸部奉为可汗

  • 西八个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大河区的松木滩、红湾寺、东西柳沟一带,操西部裕固语。共有7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帕勒坦(或称三潘,汉姓潘)、增斯恩(或称增柯斯,汉姓郑

  • 后晋高祖皇后李氏

    ?—950即后晋李太后。五代后唐明宗李嗣源第三女。父为代州刺史时,嫁石敬瑭为妻。天祐十五年(918),生子重信。天成三年(928),封永宁公主,长兴四年(933),进封魏国公主。清泰二年(935)。改

  • 节度衙

    藏语“khrom chen po”之意译。吐蕃在河陇占领区所设军政衙署。藏文又写作“hduntsa”及“hdun sa”(原意为“会议之会址”)。据史载,计有“瓜州节度衙”(汉文称“瓜州境大行军都节度

  • 雍正两征厄鲁特记

    书编名。见“圣武记”(651页)。

  • 双河都督府

    唐代在西突厥地区建立的羁縻机构。高宗显庆二年(657)以摄舍提部(又作摄舍提暾)置。辖地位于博罗塔拉(今博乐县)一带。隶北庭都护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