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
成汉大臣。父李含初为六郡人部曲督,娶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为妻,西晋永宁元年(301),李特承制后,封为西夷校尉。后成为表弟李雄心腹,委以军国大事。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以材官为太宰。晏平二年(307),与李云等率众2万袭汉中,克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尽徙汉中人于蜀。后镇巴西(今四川阆中县)。五年(310),为帐下部将文硕所杀。
成汉大臣。父李含初为六郡人部曲督,娶巴人首领李慕女、李特妹为妻,西晋永宁元年(301),李特承制后,封为西夷校尉。后成为表弟李雄心腹,委以军国大事。建兴元年(304),雄称成都王后,以材官为太宰。晏平二年(307),与李云等率众2万袭汉中,克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东),尽徙汉中人于蜀。后镇巴西(今四川阆中县)。五年(310),为帐下部将文硕所杀。
蒙古科尔沁部别称。明清之际游牧于嫩江流域,亦作火儿慎、好儿趁、廓儿沁,皆同名异译。明洪熙(1425)间,蒙古臣阿鲁台为瓦剌所破,原在额尔古纳河、呼伦湖和海拉尔河一带游牧的首领奎蒙塔斯哈喇(姓博尔济吉特
吐蕃僧人。又名尚益西德或益西德。赤松德赞赞普(755—797年在位)时108位译师之一,亦是当时著名“三少译师”之一,与嘎哇贝孜译师齐名。曾将《观差别》、《善行四释要义》等4部佛经译成吐蕃文,是吐蕃最
见“兀讨温河千户所”(112页)。
西夏佛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韦州城东南隅康济寺内。西夏时期建,为八角密檐式砖塔,共13层,高42.76米。原塔9级,明嘉靖六年(1527)增筑4级。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1985年,宁夏文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门源县城以东,东至多隆水与珠固部落相邻,西界加多部落,南接互助县,北临甘肃省永昌县。下辖哈力河、本加、完改、宗哇、苏科诸小部落。千户住格鲁派寺院仙米寺。原为加多部落所辖小部落之
?—1173金大臣。本名撒改。初名思恭,为避显宗允恭讳,改名。押懒河(前苏联滨海边区塔乌黑河)人。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神土懑之子,习失弟。年11,从父谒见太祖阿骨打。天会四年(1126),随军攻太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子。乾化二年(912)五月,奉命朝后梁,献方物,梁太祖朱温厚加赏赐。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也称沙尔沁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郊。面临黄河,背依大青山。分旧召和新召两处,新召在旧召西侧。相距约800米。旧召,据说建于明代,蒙古语“称伊拉古克散苏默”,原规模较小,仅有两座佛殿和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康熙十三年(1674),以副都统从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叛藩吴三桂至湖广,连败敌将陶继智于宜都县松滋朱家铺。十四年,征叛镇王辅臣,率本旗兵败其子王继正兵于平凉府。三十年(1691),
?—1329元朝将领、兵器制造家。回回人。本西域旭烈(今伊拉克纳杰夫)人。年青时,随父(著名造炮家)亦思马因造炮。至元十一年(1274)父卒,与兄布伯继承父业。十九年(1282),任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