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敖尔波剪发礼

敖尔波剪发礼

肃北蒙古族的一种风俗。凡出生的婴儿均要留发,俟其长到三、五岁时,始将所留“胎毛”从四周剪去,只留顶发。剪发时要举行仪式,先请喇嘛占卜,选吉日,邀请叔伯姑舅等亲朋好友参加。届时由主人向客人一面献哈达、敬奶茶、送炒面、奶皮、奶酪等,一面朗诵颂酒词。然后请德高望重的长者开第一剪,并向小儿祝福,送礼物,接着在场客人一一如式剪发祝福,送礼物。礼毕,共同宴会吃羊肉。

猜你喜欢

  • 源文宗

    见“源彪”(2404页)。

  • 壮文

    我国壮族使用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早在南宋时期,壮族地区民间就流传着一种“方块壮字”或叫“土俗字”。这种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使用范围不广,也无统一规范,壮族民众多使用汉文。1955年创制了拉丁

  • 撒合亦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撒合夷。为※克烈分部之一。一度投靠札只剌部札木合。后该部首领温真率部分部众,脱离札木合,转投铁木真(成吉思汗)。约宋淳熙十六年(1189),共举铁木真为蒙古部汗。继而与铁木真叔

  • 苍岩城

    古地名。高句骊国筑。所在历来说法不一:或说即今吉林省集安县西北新开河口霸王朝山城;一说为今辽宁新宾县南山城子山城;旧有说在昌图府境(府治即今辽宁昌图县西老城);一说其与南苏城在今朝鲜顺川、殷山地。唐征

  • 炒米

    蒙古、鄂温克等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农业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就以此为军队的行粮,将米干炒或煮熟晾干再炒,食时用水调和。随着各族经济文化交流,被游牧、狩猎民族广泛采用。蒙古炒米多用糜米干炒,贮入容

  • 萨布素

    ?—1701清朝将领。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世居吉林。顺治九年(1652),任宁古塔将军笔帖式。康熙元年(1662),改骁骑校。七年(1668),论功迁佐领。十二年(1673),迁协领。十六年(167

  • 天盛二十二年卖地契

    西夏文契约。1页19行,页面48.5×22厘米。行款与汉文契约相近。正文11行。记西夏天盛庚寅二十二年(1170)党项族寡妇耶和氏宝导卖地22亩,值骆驼四匹。旁人不得过问,本人不能反悔,若反悔当依法受

  • 塔塔儿

    见“鞑靼”(2488页)。

  • 阿力古多兀王

    见“阿力古多”(1219页)。

  • 皇华驿

    清代在京师所设的驿站。为全国驿传的总枢纽。设驿马500匹,马夫250名,车150辆,车夫150名。每年经费由兵部核明数目,移咨户部给领。皇华驿每日拨马以备车驾司捷报处之差,照勘合火牌,填给车马之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