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御制惠远庙碑

御制惠远庙碑

碑名。清世宗为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所建驻锡庙碑。雍正六年(1728),因西藏阿尔布巴之乱,移七世达赖喇嘛于理塘。次年,诏于打箭炉西北之噶达城(藏语音译,今乾宁县城)建寺,八年(1730)建成,赐名“惠远庙”,藏语全名为“噶丹央拉金巴当雄祖拉康”,意为“具喜遍施经堂”,移达赖喇嘛驻锡。九年(1731),雍正帝为该庙撰文刻碑,该文收于《卫藏通志》内。主要记载清廷兴黄教的政策,弘扬佛法,多建庙宇,以“佐助王化”。该庙仿西藏大昭寺而建,耗银40万两,方形院落,边长200丈,围墙高1丈,内经堂1座,高3层,达赖喇嘛寝宫辉煌,殿堂、楼房千余间,平房400间。达赖喇嘛居此6年,闻习佛法,修持本尊,广施教法,于雍正十三年(1735)返回西藏。对研究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府以及藏、满两族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布尔哈图卫

    见“卜忽秃卫”(20页)。

  • 速哈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松阿哩卫,并说。清代有松阿哩乌拉(今松花江),源出长白山,北流会嫩江、黑龙江入海。

  • 古姆朗

    即“贡龙”(993页)。

  • 喜昌

    ?—1891清朝大臣。字桂亭。满洲镶白旗人。葛济勒氏。世居吉林。初从征捻军,累功至协领。河内之役,以少胜多,功尤最,晋副都统。光绪四年(1878),授西宁办事大臣。六年,调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以沙俄军

  • 东四清真寺

    伊斯兰教著名古寺之一。初名“礼拜寺”。位于北京市东四。明正统十二年(1447),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陈友修建。景泰元年(1450)赐名“清真寺”。大殿拱形门楣上刻有《古兰经》经文,系库法字体。寺内有明朝

  • 术者达鲁虢部

    见“术哲达鲁虢部” (491页)。

  • 北魏孝明皇帝

    见“元诩”(227页)。

  • 扬越

    古代对南方越人一种泛称。亦作扬粤。其分布因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文献记述有所不同,故后人说法也不一:有说在古扬州地(今淮南、长江下游及岭南东部);有说在汉水流域;也有根据秦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

  • 吕尼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吕宁、令能、哩宁、垒宁。如史载宋庆历三年(1043)七月,西夏派遣使臣吕尼如定兴舍等人赴宋朝议事。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不地

    见“卜赤”(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