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库雅喇部

库雅喇部

部族名。明代东海女真虎尔哈部之一支。世居图们江北,珲春河左右,与朝鲜庆源相对。清太祖时,部长郎柱(舒穆禄氏)举部内附,隶正黄旗满洲。郎柱长子杨古利受封一等子世爵,号“超勇公”,位仅次八贝勒。弟楞格礼,太宗皇太极时列为十六大臣之一,擢本旗都统、八大臣之一;弟纳穆泰亦为八大臣之一,授本旗都统。族众多人受显职,部众分补满洲各旗。留住原地的库雅喇人至康熙十年(1671)始设立协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列入新(伊彻)满洲。共编12佐领。五十三年,将黄岛、海参崴一带库雅喇人又编3个佐领。明清至民国时,域内主要居民除库雅喇人外,有恰克喇人(即乌德赫人)、满、汉、回、朝鲜等族。

猜你喜欢

  • 绥化府

    地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年(1904)升置。治所即今黑龙江绥化市。辖域东西300余里,南北100余里。东界东兴道,南连巴彦州,西邻青冈县,北接海伦府。府境沿革同※呼兰府。其地原名北团林子。

  • 句无

    古地名。春秋末越国之南界。《国语·越语上》:“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在今浙江诸暨县境。

  • 大那

    见“悦伐大那”(1927页)。

  • 铁壁关

    见“八关”(22页)。

  • 弥姐羌

    ※西羌的一支。原居河湟地区。东汉时向内郡迁徙,分布于关中、陕北等地。晋、十六国时期,有一批以“弥姐”为姓氏者活动于西北地区,如弥姐高地、弥姐婆触等。隋代《邑主雷惠祖合邑子弥姐显明等造像记》和《邑主弥姐

  • 必力公

    明代乌思藏地名。在今西藏墨行工卡境。永乐十一年(1413),明中央政府封其地僧俗首领领真巴儿吉监藏为阐教王。自此为阐教王驻地。参见“阐教王”(2105页)。

  • 谋速鲁蛮

    见“木速蛮” (257页)。

  • 沙依木伯克

    清末新疆柯尔克孜族千户长。光绪四年(1878),清政府将帕米尔地区军政中心从郎库里移至木尔加布后,与库鲁木旭伯克一起被任命为当地行政长官,管辖喀拉库里、郎库里、木尔加木、阿尔楚尔、地西都完和阿克苏(今

  • 爷老

    见“拽剌”(1620页)。

  • 拉则宗

    参见“拉孜”(1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