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察哈尔万户

察哈尔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插汉儿”、“察罕儿”、“擦汗儿”、“插汉”等。属※左翼三万户,为大汗的直辖部,领有察罕塔塔尔、克什克腾(克什旦)、敖汉、奈曼、翁牛特(翁里郭特)、乌珠穆沁、浩齐特和苏尼特等属部。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依靠该部并联合喀尔喀、兀良哈两部征服右翼三万户,统一蒙古各部。初游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塞外,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带,资产丰厚,并向诸部征收阿勒巴(贡赋)。至打来孙汗(1547—1557年在位)时,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崛起,与左翼分庭抗礼,打来孙汗惧为所并,率部东迁,进入大兴安岭以东地区,残破泰宁、福余等卫,臣属女真各部。图们汗(1558—1592年在位)时,任命左右翼的五个强大领主为执政理事,拟以和平方式统一蒙古,未遂。林丹汗继位后,力图以武力统一蒙古,对抗后金。崇祯元年(1628),率部西进,征服喀喇沁、土默特等部,占据归化(今呼和浩特)。七年(1634),林丹汗病死于甘肃大草滩,归化被后金攻破,其子额哲率余部投降后金,拥戴皇太极为帝,尚固伦公主,封察哈尔亲王。属部被安置于义州(今辽宁义县)。其汗系如下:达延汗(1480—1517)—图鲁博罗特(早逝,未继汗位)—卜赤汗(1519—1547)—打来孙汗(1547或1551—1557)—图们汗(1558—1592)—布延汗(1593—1603)—莽和克(早逝,未继汗位)—林丹汗(1604—1634)—额哲(1634—1635,后降清)。

猜你喜欢

  • 石岩寺

    见“麦积山石窟”(958页)。

  • 羽厥

    见“乌古部”(332页)。

  • 巴州僚

    南北朝至唐代巴州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四川巴中、平昌一带。北魏延昌三年(514),以梁、益州控摄险远,于归化郡置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以统诸僚。令巴州僚人首领严始欣为刺史。立隆城镇,所辖

  • 歹摩

    见“棠魔”(2201页)。

  • 答里台

    蒙古乞颜部贵族。又译答力台、答里真。孛儿只斤氏。把儿坛之幼子,※成吉思汗之叔。以幼子承父业,主灶,故又称“答里台斡赤斤”,“斡赤斤”意为“灶君”。原与铁木真(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该同处。南宋乾道六年(1

  • 只剌瓦弥的理

    即“必兰纳识里”(633页)。

  • 桑映斗

    约1782—1842清代纳西族著名诗人。字沁亭。云南丽江大研镇人。自幼得其父悉心指导,勤奋嗜学,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中秀才,原欲读书成名,因性格刚强,作文时爱发议论,屡赴省试不第,便长期在乡任教。目睹

  • 共食牺牲团

    旧时台湾高山族泰雅人一种社会组织。多以村落为单位,也有由若干村落组成。他们把结婚和离婚视为不净,把私通、盗窃、杀伤等违反禁忌的行为视作不祥,故婚家和犯罪者要将一定财物如珠裙、火枪等交给族人换取猪以作牺

  • 位宫

    即“延优”(818页)。

  • 峒溪纤志

    书名。西南民族风物志。3卷。清陆次云(字云次,浙江钱塘人,汉族)撰。为作者宦游西南时所作,自称:“余之所志,有见而知之者,有闻而知之者,缕辑其说,以为宦于此土者”鉴,并考证诸书所载之异同。上卷为“峒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