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富宁安

富宁安

? —1728

清朝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富察氏。大学士阿兰泰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侍卫任参领,兼管火器营。后官都统。四十六年(1707),授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仓场侍郎。任内,请于大通桥复设满汉监督以利经理。以办事妥切谨慎、操守皆善,受康熙帝倚信。四十九年(1710),迁礼部尚书,调吏部。五十四年(1715),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侵掠哈密,康熙帝命西安将军席柱、甘肃提督师懿德等领兵援剿。他奉命率侍卫前往总统调度。先后驻兵巴里坤(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驻肃州(今甘肃酒泉县)经理粮马。任内实施开垦、建仓收贮、置官设卫等措施,促进边疆开发和管理。五十六年,以策妄阿拉布坦乘西藏内乱占据拉萨和杜尔伯特、和硕特部地,被命为靖逆将军,驻巴里坤,同振武将军傅尔丹等分界侦伺策妄阿拉布坦,率兵至乌鲁木齐等地。策妄阿拉布坦败,遣散秩大臣阿喇纳等率兵2千驻吐鲁番,收抚、安插策妄阿拉布坦所属。旋还驻巴里坤。六十一年(1722),请于嘉峪关外布隆吉尔之西驻兵屯牧并设总兵;又请专遣大臣领屯田诸处储粮事宜,均被采纳。雍正帝即位,授武英殿大学士,仍驻巴里坤管理军务。后还京,加太子太傅,命往西安署驻防将军。卒,谥文杰。

猜你喜欢

  • 兀慎

    明代东蒙古右翼部落。明代汉籍亦译作“兀甚”、“偶甚”等。清代译作“乌古新”、“卫新”、“乌审”等。源于蒙元时期的※“许兀慎”。约明中期,该部分为东西两支,分属※鄂尔多斯和※蒙古勒津(满官嗔,后称土默特

  • 达奥

    达斡尔族的一种民间歌曲。达斡尔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曲调动听,题材广泛,包括生产活动,劳动人民的生活与爱情,自然景象和风俗习惯等。在民间相当流行,数量居被搜集到的民歌之

  • 移相哥

    见“也松格”(141页)。

  • 秃答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因居住于秃答水(今黑龙江省萝北县的都鲁河)流域而得名。辽代扼鹰路(向辽贡献海东青等猎鹰的驿路)要冲。穆宗完颜盈歌七年(庚辰年1100),令该部阳为绝鹰路,盈歌又自请讨之,以取宠

  • 绒敦玛微僧格

    1367—1449明代藏传佛教名僧、学者。萨迦派住持显教之大德雅楚桑结贝的弟子。笃信系解派教授及修次第论,曾在拉萨北彭域地区建那烂陀寺,以十大经论立宗,讲说64部经典、40部经论疏释。平生唯以讲述佛经

  • 恩道

    景颇语音译,意为“叫寨子的人”。系指过去景颇族村寨中负责传达山官命令和通知有关全寨公共事务的人。到了给山官或傣族土司出负担时,就在全村寨各处呼喊;某家盖房需要大家帮助,也由他负责通知。山官划出若干水田

  • 结剌吉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吉朗吉卫。正统(1436—1449)后设。

  • 向瓌

    唐代武陵僚人起义首领。石门峒人。僚族。原为石门峒(今湖南石门)峒首。广明元年(880),在朗州雷满起义影响下,聚集族人数千,组织“朗北团”,操长刀柘弩攻州县,陷澧州(今湖南澧县),杀刺史吕自牧,自称刺

  • 开亲歌

    苗族民歌。盛传于贵州东南地区。内容丰富,包括“亲”的含义、由来及如何结亲,神与神结亲,人类结亲等内容。关于人类结亲的过程、演变经历,可连续唱述几天几夜不重复。歌辞还反映了“杂乱婚”(群婚)、“姑舅婚”

  • 麦克零

    见“乜克力”(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