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亮

完颜亮

1122—1161

金朝皇帝。即海陵王。本名迪古乃,亦作孛烈(意貌似汉儿),字元功。女真族。完颜氏。金太祖孙,辽王※完颜宗干次子。幼好读书。天眷三年(1140),以宗室子封为奉国上将军,赴梁王完颜宗弼处任行军万户,后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1144),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留守,迁光禄大夫。为人多猜忌,残忍横暴,为立威,在中京专以权压服人。七年(1147),任尚书左丞,揽持权柄,结党营私,用其心腹任省台要职,密谋篡权。八年,拜平章政事,晋右丞相。九年,兼任都元帅,旋封为太保,领三省事。年底,发动宫廷政变,弑熙宗自立为帝。同时,假借熙宗欲议立后,召大臣,遂杀曹国公完颜宗敏、左丞相完颜宗贤。任用党羽掌管要职,以秉德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唐括辩为右丞相兼中书令,乌带为平章政事,并改皇统九年为天德元年。即位后,极力推行封建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权,统一制度,镇压贵族反对派,改革政治制度,南侵南宋,企图建立统一南北的封建制政权。二年,先后杀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太宗吴乞买子)、尚书左丞相唐括辩及完颜秉德、完颜宗翰子孙30多人、太宗子孙70多人、诸宗室50余人。任用弟完颜衮领三省事、兼都元帅、封王,总揽军政大权。以心腹仆散忽土为殿前都点检,统领侍卫军。同时,大批任用汉人、契丹人和渤海人掌朝政,以渤海人挞不野人为行台尚书右丞相,汉人张通古为尚书左丞相。同年十二月,废除行台尚书省,改都元帅府为枢密院,政令统一于朝廷。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今北京市),以为中都。定五京制,以大定府为北京,辽阳府为东京,大同府为西京,开封府为南京,会宁府为上京。正隆元年(1156),上尊号为圣文神武皇帝。废中书省、门下省,只置尚书省,直属皇帝。以太师、领三省事温都思忠为尚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参知政事,废除原平章政事官。至此,中央官制改革全部完成,史称“正隆官制”。继续奉行女真人南迁政策。派人至大兴府、山东路、大名府等地拘收原侵官地及荒闲牧地等分给南迁女真人耕种。二年,下令拆毁会宁府旧宫殿、诸大族宅第等夷作耕地;对原封有王爵的贵族,皆削封,进一步打击女真旧贵族。为南侵南宋,营建汴京(南京),将印造钞引库迁至汴京,大力征兵,凡年20以上、50以下者一律纳入军籍,共约正军12万,合副军共24万,选强健能射者5千人,亲自阅试,号为“硬军”。六年(1161)亲率32总管兵伐宋,屡遭失败。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在扬州兵变,海陵王被乱箭射死。在位期间,先后镇压东海张旺、徐元起义,契丹撒八、移剌窝斡起义,大名府王九郎起义等;但他对废除奴隶制,发展封建制起了促进作用。世宗大定二年(1162),降封为海陵郡王,谥炀,后人习称海陵王。二十年(1180),降为海陵庶人。

猜你喜欢

  • 玉素普和卓

    约1789—1836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全名迈玛特玉素普。维吾尔族。喀什噶尔(今喀什)人。大和卓木※布拉呢敦孙,萨木萨克长子。早年在布哈拉当阿訇。清道光八年(1828),在其弟张格尔叛乱失败后

  • 详温

    见“详稳”(1536页)。

  • 全辽志

    书名。明巡按御史李辅撰。6卷。他认为旧《辽东志》舛讹脱落甚多,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行重编,越六月而成书。全书分19篇,即图考志、沿革志、山川志、赋役志、边防志、兵政志、马政志、职官志、选举志、

  • 杀胡林

    地名。又作杀狐林。今河北栾城附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辽太宗)卒地。大同元年(947),德光率兵南下。正月破汴,灭后晋,因遭民众反抗,四月,班师归北,途中患疾。十六日,次于栾城县杀胡林之侧,疾甚,于二十

  • 多仁班智达传

    藏文书名。西藏贵族学者多仁丹增班觉著。成书于18世纪中叶。著者出身“噶细瓦”(藏语意为“四喜”)家族,祖父贡布欧珠饶丹,被清朝封为“公爵”,尊称公班智达,居拉萨之官邸名“多仁”,故以名书。该书主要记载

  • 德昂语音译,亦作冷。为分布在云南梁河,盈江、镇康等地德昂族的自称。属“汝波”支系,信奉小乘佛教中的※“左抵教”和※“多列教”。妇女剃发,裹黑布包头、戴大耳坠、银项圈,又因其妇女筒裙的颜色中红、黑或红、

  • 太阳罕

    ①蒙古国建立前乃蛮部首领的称号。又译塔阳罕、泰阳罕、太阳可汗、大惕可汗。“太阳”乃汉语“大王”的音变;“罕”又作“汗”、“可汗”,为突厥语称号。乃蛮部首领※亦难察受金封为本部“大王”,蒙古语讹为“太阳

  • 白儒珍

    1911—1976近代名摔跤师。名钰,行八,人称“白老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回族。幼习练摔跤。15岁,拜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武术高手白福,学弹腿、罗汉拳等技艺。功夫大进。后拜北京回回摔手沈二为师

  • 阿济纳河卫

    见“阿的讷河卫”(1236页)。

  • 八旗贡监生

    清代八旗中贡生和监生的联称(也可解为八旗贡入国子监的肄业生)。(1)贡生:各省学政于府、州、县学,取其生员而贡于朝廷之称。分为五贡,即:岁贡(以廪生在学年久者挨次推贡)、恩贡(逢“恩诏”之年选贡)、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