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宁长真

宁长真

?—627

隋唐时钦州少数民族首领。钦州人。族属乌武僚(壮族先民)。钦州刺史※宁猛力之子。隋开皇二十年(600),父卒,遵父遗言率众入朝谒拜,钦准承袭钦州刺史职。大业三年(607),岭南动乱,奉炀帝诏令与欢州行军总管刘方、刺史李晕等率师南征林邑,大获全胜,因功授仪同三司、钦江县开国公、行军总管。八年(612),率部从炀帝远征辽东,又因功封鸿胪卿,授安抚大使职。不久加封右光禄大夫,任宁越郡(即钦州,大业三年改)太守。隋末,萧铣据岭南称梁帝,曾依附于萧铣。唐灭隋后,又以宁越郡地归附朝廷。武德五年(622),改宁越郡为钦州,任钦州总管府总管。翌年,又改总管府为都督府,任都督。八年(625),曾起兵反唐,后受安抚。贞观元年(627)于钦州病逝。

猜你喜欢

  • 正首领

    西夏军队职官。在将佐之下,小首领之上。有权正首领。

  • 春酒会

    见“议榔”(614页)。

  • 太祖王

    即“大祖大王”(95页)。

  • 伊希丹毕札拉参

    即“伊希丹毕坚赞”(812页)。

  • 阿铁

    传说中的怒族祖先。与妻伊娃原居丽江。房前有一棵大树,结满黑果,人们说这棵树是鬼栽的,果子不能吃。其夫妇不信,悄悄吃了,伊娃不幸死去。接着大树变成人,并将女儿嫁其为妻,送其夫妇一只竹蔑筐。不久,洪水淹没

  • 傣语音译,又作“叭雅”。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度下地方头人的称号。原车里宣慰使司辖12版纳、30余勐。其中有20余勐皆设有“召勐”,亦称土司。每个勐的土司司署设3—4个当权人,称“大叭”,为首

  • 合兰府水达达等路

    《元史·地理志》有其名,但下所记皆为水达达路情况。今学术界多认为合兰府与水达达路是两个政区,合兰府属开元路,与水达达路非同属一路,《元史》误记为一。合兰府水达达,清代文献作“合兰府硕达勒达”,或“海兰

  • 蒙哥都

    元朝宗王。又译满哥都。蒙古孛儿只斤氏。※窝阔台汗孙,※阔端子。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共戴蒙哥即大汗位。宪宗二年(1252),以功受封其父西凉府以西地,侍祖母太宗皇后乞里吉忽帖尼以居。

  • 第巴

    藏语音译,又译牒巴、第悉。原意为“部落长”、“头人”、“领袖”。清初西藏地方官名,意为“政务总管”,代表达赖喇嘛参加蒙古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的地方政权。后五世达赖喇嘛命掌西藏地方政、教事务,权力甚大,俗

  • 纥石烈执中

    ?—1213金大臣。本名胡沙虎,亦作忽沙虎,又名九斤。东平路(治今山东东平县)人。女真族。纥石烈氏。星显水(今吉林延吉市布尔哈通河)纥石烈部孛堇阿疏后裔。大定八年(1168),充皇太子护卫,累官拱卫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