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久祥
吐蕃嘎氏、久氏、祥氏三译师的统称。系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著名译师※嘎哇贝孜、※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三人。为吐蕃“九大译师”中之“三少译师”(《德乌佛教史》所记三少译师之名与此互异,指丹玛孜芒、桂尼雅桑、洛戚琼)。详见诸人条。
吐蕃嘎氏、久氏、祥氏三译师的统称。系指赞普赤松德赞(755—797年在位)著名译师※嘎哇贝孜、※久若禄益坚赞、※祥班德益西德三人。为吐蕃“九大译师”中之“三少译师”(《德乌佛教史》所记三少译师之名与此互异,指丹玛孜芒、桂尼雅桑、洛戚琼)。详见诸人条。
919—951即辽世宗。辽朝第三代皇帝。947-951年在位。小字兀欲,又作隈欲、乌云。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孙,人皇王※耶律倍长子。史称其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有众望。自幼备受辽太
亦称“黎被”。古代海南岛黎族妇女织作的一种棉织品。据《岭外代答》云:“幅极阔,不端匹,联二幅可为卧单”,故名。因其坚实耐用,青红间道美观大方,据《桂海虞衡志》说,宋代已畅销广南西路,“桂林人悉买以为卧
历史上契丹民族所建朝代名。契丹民族起源于我国北方潢河(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和土河(今老哈河)之间。唐代末年,开始强大。10世纪初,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用武力统一契丹及附近诸部,称帝建国(于907年
见“河东长官司”(1509页)。
即“流求”(1942页)。
即“乙典女直部”(4页)。
见“石璟”(448页)。
1847—1924清末民初纳西族教育家和诗人。号兰坪。云南丽江石鼓人。中年考取秀才,42岁方中举,对科举不满,为开阔视野,赴南洋考察实业,在新加坡任华人家庭教师。归国后,任大理、弥勒等县教谕。回乡提倡
金大臣。本名石古乃。女真族。完颜氏。金源郡王※完颜娄室子。通女真、契丹、汉字。皇统(1141—1149)初,充护卫,授世袭谋克。天德元年(1149),摄其兄活女济州万户,治理有方。改滨州刺史、知积石军
见“耶律杨六”(1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