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绒藏族

嘉绒藏族

四川阿坝地区两大部分藏族之一(另一称“草地藏族”)。嘉绒之称,一说义为“靠近汉人的山谷地”,一说出自当地最高山“嘉绒神山”。主要分布于大小金、川流域,邛崃山西4土、大金、小金绰斯甲4县,及邛崃山东理县、汶川等县。分属卓克基、松岗、党坝、绰斯甲四土司,别思满、八角、宅垄、河东、河西5土屯。居民多谓其远祖来自拉萨西北琼部。原有39族,因人口众多,土地贫瘠,乃迁至康北与四川西北今地。后地区扩大,渐有:明正(在康定)、冷边、沈边、鱼通(道孚)、穆坪(宝兴)、革什咱、巴旺、巴底(三土司均在丹巴)、绰斯甲、促侵(大金)、赞拉(小金)、沃日(即鄂克什,在小金)、党坝、松岗、卓克基、梭磨(4土司被称四土)、杂谷(理县)和瓦寺土司(在汶川)等18个土司。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定金川后,土司所辖人口锐减,汉族增多。18世纪各土司逐渐受清政府封号。清末,明正、冷边、沈边、渔通4个土司,被赵尔丰撤销,存14个土司,即今嘉绒藏族。后14个土司又分嘉绒藏族本部,及嘉绒冲部两大部。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河谷地区种植青稞、玉米、小麦。森林地区药材资源丰富。红军长征经此时曾建立革命政权。

猜你喜欢

  • 营户

    见“军户”(925页)。

  • 驼乳

    珍奇饮料。历史上“蒙古八珍”(北八珍)之一。古代蒙古草原有成群野驼生存,被北方游牧民族猎获后,加以驯养、繁殖,取其乳作为饮料,滋补强身,且可作为治病良药。明代蒙古君主达延汗幼年丧父失母,身患痞疾,其养

  • 卫绍王

    见“完颜永济”(1151页)。

  • 新城州都督府

    唐置政区名。总章元年(668)唐亡高丽国后,分其地置9都督府,其为9都督府之一。治所在新城(即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山城)。

  • 楼烦之戎

    古族名。一说为狄种。春秋时与林胡并居于晋北。战国时东与赵为邻,居晋西岚山。赵武灵王来攻,附属于赵。汉初,匈奴强大,举兵南下,与林胡皆为所并。

  • 阿萨特

    见“阿苏特”(1207页)。

  • 稽粥

    见“老上单于”(687页)。

  • 地方台站

    清代蒙古地区由蒙古地方盟旗、苏木敷设的台站。又称苏木台站,以别于政府拨款和掌管的※中央台站。其经费、设备、站户由主办的盟旗、苏木自行负责。其设置是对中央台站的补充。主要是盟、旗、苏木内部的交通运输线。

  • 呼伦贝尔

    地名。又名海兰儿、呼伦布雨尔。因其地有呼伦、贝尔两湖,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其地东西410里,南北792里。东至齐齐哈尔,西、南邻蒙古,北至黑龙江。唐虞属山戎地。周、战国、秦属东胡、山戎地。汉

  • 朝顺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右厢朝顺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县),备青海西蕃。一说驻地在兴州(今宁夏银川市)西北克夷门或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