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号地

号地

解放前我国南方不少少数民族以某种符号为标志圈占土地的一种方式。如云南的独龙、怒、佤、傈僳等民族过去每个氏族、家族或村寨都有自己所属的山林和荒地,凡本氏族、家庭或村社成员,均可根据各自需要,单独一户或二三户合伙在春耕前选择合意的一片或数片山林地,作上标志。所作标志在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各有差异,如独龙族多在选定的土地上插上一根竹子,然后劈两半夹些草;怒族和傈僳族多在选定的林地中隔不远就砍倒一棵树或在树干上砍些口子,或堆些石块;崩龙(今为德昂)族多以砍地边草为标志;等等。凡已作了记号的土地,他人便不会来开垦。原先号种的地不得据为己有,不得私自转让或买卖,也不得继承,丢荒后仍为集体所有,别人可以自由号种。随着锄耕农业的出现和人口不断增加,开始把自己号占的土地通过不断加工长期占有使用,甚至丢荒期也不让他人开种,若要耕种,需先征得原耕者的同意,遂使公有土地演变为私有。但迄至解放前夕,云南的独龙族、西盟佤族、怒族、傈僳族等仍不同程度保留着若干通过号地形式垦种的公荒地,大多为荒山或远地。

猜你喜欢

  • 南燕献武帝

    见“慕容德”(2440页)。

  • 奥兰卜拉噶斯

    成吉思汗灵堂八白室所在地。蒙古语音译,意为“多泉”。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苏木。据《成吉思汗祭典》载,该地有巴噶卜拉噶(小泉)、伊克卜拉噶(大泉)、托古噶卜拉噶、莽罕卜拉噶、阿鲁卜拉噶、

  • 虐罗虐及

    云南碧江怒族第36代祖。相传有4子,长子拉黑、次子拉欧、三子拉穷、四子拉赊。今碧江八村的怒族为次子拉欧之后代;九村为三子拉穷之后代;七村的部分怒族为四子拉赊的后代。长子拉黑因生下后,啼哭不已,按怒族习

  • 断发

    见“剪发”(2121页)。

  • 阿洛斯

    哈萨克族社会组织。或称“塔衣帕”,即部落。由若干※乌鲁(氏族)组成。其头目称“比”,或由其他大牧主、大宗教头目担任。初由选举产生,后逐渐转为世袭。负责处理本部落大小事务,征收税赋,解决民事刑事案件和各

  • 沓中

    古地名。在今甘肃舟曲县西北。三国时,魏、蜀争夺凉州。魏黄初初年(220),魏已据凉州大部。蜀除不断出兵与魏战于武都、汉阳、南安、陇西外,还开辟沿白水江、白龙江流域羌中地区以通湟中的道路,沿途建立据点,

  • 合刺带

    见“哈剌䚟”(1636页)。

  • 慕瞆

    见“慕璝”(2434页)。

  • 马万信

    ?—1867清同治年间新疆回民起义军首领。经名“牙库尔”。伊犁人。回族。同治三年(1864)九月,率领伊犁回、维吾尔等族人民起义反清。任回族“苏丹”(意为“王”)。曾与维吾尔“苏丹”肖开特共商,通过锡

  • 阿细跳月

    云南彝族一支阿细(阿西)人的传统民间歌舞。亦作“阿西跳月”、“跳乐”。盛行于弥勒、泸西、路南彝族自治县。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和中老年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每逢火把节、春节等喜庆日或农闲时,在草坪、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