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台斐英阿

台斐英阿

?—1791

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库雅拉氏。自护军补司辔长,授乾清门蓝翎侍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从征金川,为领队,与内大臣海兰察等连克数碉,擢三等侍卫。复从领队大臣福康安攻取诸碉寨,赐号“拉布凯巴图鲁”,擢二等侍卫。金川平,图形紫光阁,列前五十功臣。四十六年(1781),随军镇压撒拉族起义,擢头等侍卫。又征甘肃石峰堡,加副都统衔,补公中佐领,擢御前侍卫。旋授正蓝旗满洲副都统,擢正红旗护军统领,调镶黄旗。五十六年,从福康安征廓尔喀,连克11寨,以功加都统衔,授散秩大臣。寻殁于阵,谥果肃。廓尔喀平,再次图形紫光阁,列前十五功臣,予骑都尉又一云骑尉世职。

猜你喜欢

  • 浑巴什河之战

    清军与张格尔叛军的一次战役。道光六年(1826)夏,张格尔裹胁南疆维吾尔族万余人作乱,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相继陷落。清廷授长龄为扬威将军,杨遇春、武隆阿为参赞大臣统兵往征,约期会于阿克苏。

  • 撒拉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简称撒拉,意为“领兵官”,一说部族名。元称撒剌、撒剌儿,明称沙剌、沙剌族,清称萨拉、萨拉尔、撒喇以及循回、撒拉回等,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及甘肃

  • 须弥福寿庙碑记

    碑铭。清高宗弘历撰文,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刻写。乾隆四十五年(1780)立。碑存承德市须弥福寿庙。乾隆四十三年(1778),班禅六世罗桑贝丹意希奏请进京祝乾隆70寿辰。清朝为藉班禅之宗教影响,笼络

  • 旗鼓佐领

    清代以内府汉军人编设的※内佐领之称。康熙中(1662—1722),内务府三旗各额设旗鼓佐领6,合18佐领;每佐领披甲80名,以充内府包衣禁卫兵。皇子分封分府时,例有旗鼓佐领内人丁之赐。下五旗包衣参领辖

  • 姚兴

    366—416十六国时期后秦第二代国君。字子略。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羌人。※姚苌长子。后秦建初元年(386),父称帝,立为太子,镇守长安。建初八年(393),父死,即位,称大将军,以尹纬为长

  • 撒鲁尔人东迁

    撒拉族历史上的一次大迁徙。蒙古国时期,居住在马鲁及撒拉克的一部分撒拉族先民撒鲁尔(意为“土著”)人,因不堪塞尔柱王朝(1055—1258)的压迫与歧视,取道撒马尔罕东迁,经吐鲁番、肃州到达西宁附近定居

  • 额济纳土尔扈特

    蒙古部名。清代额济纳土尔扈特人专称。※阿玉奇汗侄阿喇布珠尔之裔。初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下游。康熙三十七年(1698),阿喇布珠尔率500余人奉母进藏熬茶。居五年,因归途为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阻绝

  • 马会

    参见“僚市”(2454页)。

  • 五原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之一。即1940年3月傅作义部队与河套人民收复失地打击日寇的一次战役。1937年日军侵占绥远、包头等地,五原诸地沦于敌手。1940年,傅作义整训补充部队,发动群众,决定收复五原(位于

  • 龙城

    ①匈奴人举行祭祀之处。又作茏城、龙庭。其地史载不详。《史记》索隐引崔浩语:“西方胡皆事龙神,故名大会处为龙城。”匈奴俗,每岁有三龙祠,五月,大会于龙城,祭祖先、天地、鬼神,南单于附汉后,兼祀汉帝,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