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卡那卡那布语

卡那卡那布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卡那卡那布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现在只有300左右,居住在高雄县南梓仙溪上游,三民乡的民权和民生两个村中。卡那卡那布人和布农人,排湾人、泰耶尔人、邹人、汉人杂居,日常生活中已大多使用布农语,所以卡那卡那布语已趋于消亡。卡那卡那布语有辅音13个:p、 m、 v、 t、n、 l、 r、 ts、 s、 k、 、ʔ、h。

有元音4个:i、 u、 a、ə。多音节词重音的位置一般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卡那卡那布语属粘着型,词干加前缀、中缀和后缀或词干的重叠为主要构词和构形方式。前缀有a-、 ma-、 maa-、 maka-、 maki-、maku-、 ara-、 mara-、 mari-、 maru-、 arupa-、 arupaka-、masi-、 masu-、 mata-、 mati-、 matu-、 mi-、 mia-、 kaa-、kara-、 ki-、 kira-、 ku-、 kuri-、 pa-、 paara-、 paari-、paasara-、 paasi-、 paati-、 paka-、 pari-、 pasa-、 pi-、pira-、 pita-、 piti-、 pu-、 puru-、 pusu-、 putu-、 puutu-、ra-、 ru-、sa-、 sani-、 si-、 siki-、 su-、 ta-、 taka-、 taki-、taku-、 tani-、 tara-、 tarusi-、 ti-、 tu-、 mu-、 muru-、musu-、 mutu-等。中缀有-um-、-in-,插在词干第一个音节开首辅音之后,元音之前。后缀有-a、-ana、-tsu等。词类有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动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9类。人称代词有数、格形式。动词有主动态、被动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一般体、完成体、未完成体;陈述式、命令式等形式。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基本语序为谓语动词往往在句首,主动在后,宾语在主语之后。数词作定语在被限定名词之前,形容词作定语在被修饰名词之后。

猜你喜欢

  • 定日

    地名。亦称定日宗、策里浪吉、定日汛。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聂拉木西北,属日喀则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定日宗。1960年与协噶尔宗、南溪合并,改为定日县。为农业区,亦有小片牧区,森林资源丰富。世界第一高

  • 佉沙

    见“喀什噶尔”(2205页)。

  • 巴尔达河卫

    见“卜鲁丹河卫”(21页)。

  • 允礼

    ?—1738清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圣祖※玄烨第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封果郡王,管理藩院事。六年(1728),晋亲王。七年,管工部事。次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1733),授宗令。

  • 和硕格格

    清代宗室中和硕亲王之女所系之称。临婚时,亲王福晋所生之女封郡主,品级相当于郡王福晋,郡主额驸品级相当武职一品;侧福晋所生之女降二等封郡君,品级相当于贝子夫人,郡君额驸品级相当武职三品。封郡主、郡君者,

  • 珠露海

    书名。卫拉特蒙古星学家使用之书。主要用于占卜吉凶和选择良辰吉日。如男女婚配前行聘、娶妇、举行结婚仪式,即需请其择吉。也用于选择葬法,如应五行葬法,则以其法葬之:若应金葬,则置于山;应木葬,则悬诸树;应

  • 千脚落地房

    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怒等族的干栏式住房。其构造是:依山坡或土包竖立几十根木桩,上铺木板作地板,四周就着桩柱围上木板、楞木或编制好的竹蔑笆为墙,顶覆木板或竹篾笆、茅草。其中以木板或楞木为墙的称“木楞房”或

  • 钦定西藏善后章程

    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政务的若干规定。乾隆十五年(1750),清朝平定珠尔默特那木札勒之后,鉴于乱事起于噶伦等大员权责向无明文规定,以致各自引用私人,朋比为奸,擅权滋事,故授权七世达赖喇嘛,针对噶伦官员职

  • 内蒙古人民自卫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武装。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及1945年11月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准备建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的指示要点,1946年“四三”会议后,由内蒙古

  • 莽喀察

    ?—1772清朝将领。索伦人。姓纳喀氏。隶黑龙江镶白旗。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马甲从征准噶尔,俘罗达什札卜,晋二等侍卫。霍集占(即小和卓)据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县)叛,从将军兆惠营于黑水河,被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