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魏律令

北魏律令

南北朝时期北魏法令总称。亦称“后魏律令”。拓跋鲜卑建立北魏后,使用汉族士人,根据《汉律》,参酌魏晋南朝各律,先后九次编纂修定法典。(1)天兴元年(398),道武帝拓跋珪命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申科禁,除前代法之酷切于民者,大崇简易。(2)神䴥四年(431),太武帝拓跋焘诏司徒崔浩等定刑名,凡390条。(3)正平元年(451),焘诏游雅、胡方回等改定刑制,凡391条。(4)文成帝拓跋濬(452—465年在位)初年,改定律令,增97章。(5)太和三年(479),孝文帝元宏诏中书令高闾等修改律文,越二载,凡832章。(6)太和十五年(491),议改律令,次年颁行。(7)太和十九年(495),诏修律博士常景等刊定律格。(8)正始元年(504),宣武帝元恪诏群臣议定律令,由常景与律学博士侯坚固等撰成※《北魏律》20篇,永成通制。 (9)太昌元年(532),孝武帝元修诏取旧条格,议定律令。《隋书·经籍志》有《后魏律》20卷,至唐已佚。其综合了关陇河西文化、南朝江左文化、中原正统文化凝铸而成,是在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强烈碰撞和交流中融进北方少数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而产生的,在中华法律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猜你喜欢

  • 糺军

    见“糺”(1276页)。

  • 达隆巴·阿旺丹丘桑布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达陇噶举派僧人。藏族。著有《达陇教史》,成书于清顺治五年(1648,一说康熙八年,1669)。该书专述噶举派达陇支系的历史。全书447页,另有增补53页。以木刻版传世。版藏达陇贝甸阿佩

  • 桓都县

    渤海王国置。又作丸都县城(丸与桓音近异译)。为西京鸭渌府桓州附郭县。县治故址皆认为在今吉林省集安县境,具体所指稍有不同,一说在集安镇,或说在西通沟。史称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九都之李”(九为“丸”字之误)

  • 永顺府

    行政区划名。清置。元至大三年(1310),置安抚司。至正七年(1347),改为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置宣慰司,隶湖广,治所在今湖南永顺东南。清雍正四年(1726),改流官置厅,隶辰州府。七年

  • 皂保

    ?—1882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宁古塔氏。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年(1850),充咸安宫总裁。咸丰六年(1856),任国子监祭酒、充文渊阁直事等。同治三年(1864)

  • 兀者后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窝集后卫。永乐二年(1404)十月,兀者首领义不扎尼等来朝,明廷在其所属之地置此卫,以义不扎尼为指挥同知,罗卜滩咩哥毡为指挥佥事,其地在呼兰河北,小兴安岭以南地区。

  • 颉干迦斯

    唐代回鹘贵族、重臣。亦称颉于迦斯。天亲可汗(779—789在位)时,擢为相。历仕天亲、忠贞、奉诚3可汗。建中二年(781),代天亲可汗接见唐册立使源休。忠诚可汗时常领兵在外,与吐蕃争战。贞元六年(79

  • 临清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寺院。俗名北寺。在山东临清市西、卫河东岸先锋桥畔。始建于明初。嘉靖四十三年(1564)重修。历经明清屡加修缮。今存大门、西南讲堂、北讲堂、望月楼、大殿(礼拜堂)、穿厅楼、沐浴室、后门等建筑

  • 合卜合纳思

    即“撼合纳”(2550页)。

  • 新绥汽车公司

    民国年间新疆企业名。1933年1月成立。经营绥远至新疆的长途客货运输。总经理朱炳。初集资30万元,拥有汽车50余辆。总站设在绥远省会归绥(今呼和浩特),沿途置72个车站,全程5980里。8月正式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