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齐
见“努尔哈赤”(1262页)。
见“努尔哈赤”(1262页)。
见“始波罗”(1550页)。
萨满教神灵之一。鄂伦春语音译,亦作“吉亚其”,意为“财神”。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据说,本为蒙古族地方的神,在一二百年前传入鄂伦春地区,是主管人畜疾病和保佑狩猎丰收的神。传说从前,一位
1697— 1795清代回族诗人。字琢庵,号笔山,又号梦鳌山人,云南石屏人。元平章赛典赤·赡思丁后裔。3岁而孤。雍正七年(1729)中举,乾隆十七年(1752),任四川珙县知县,赐进士,以德义化民。在
西夏官署名。是七等司品以外的机构,同次等司。有学正主其事,设博士。
见“阿苏特”(1207页)。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译作恩滚洪。蒙古语意为“普通人”。为蒙古平民(阿拉特)中的下等阶层,占平民的多数。拥有少量牲畜或无畜,生活贫苦。因无力缴纳贡赋(阿勒巴),成为领主征用劳役和兵役的主要对象,是社会劳动
见“臬捩鸡”(1890页)。
见“者亦河卫”(1349页)。
①契丹语音译,亦作藕丝,“宽大”、“广平”等意。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宫卫※太和宫契丹语音译为“阿思斡鲁朵”。辽代皇帝冬※捺钵之地广平淀的契丹语音译为“藕丝淀”。 ②见“阿斯”(1197页)。
见“铁木迭儿”(18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