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1299—1327

元代乌思藏高僧、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帝师。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为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之侄孙,萨迦寺座主达尼钦波·桑波贝之子。元至大二年(1309),被元武宗迎至大都(今北京)。延祐二年(1315),元仁宗封之为帝师,赐玉印,领宣政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至治二年(1322),返乌思藏,巡视各地,奏免全境数年赋税,又赴各大寺院讲经传法,给各教派数万僧众广发布施。返大都后备受礼遇,泰定四年(1327),于帝师府邸圆寂。自元世祖封※八思巴为帝师,最初几任皆出自款氏家族,后以达尼钦波获罪遭谴江南,乃改从八思巴弟子中选任,不久,达尼钦波遇赦,款氏家族重又复兴。元仁宗封其为帝师时特为诏告全国。帝师在萨迦寺组织译师广为翻译印度僧人著述,以金字写定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至治三年(1322)父卒,乃暂辞帝师职返萨迦处理家务,将原属其家族之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等四大方丈依其各房所生之兄弟分别掌管,从此款氏家族遂分为四房,使萨迦权势在乌思藏受到削弱。泰定二年(1325)复帝师职,后卒于大都。任内所颁法旨传世最多,延祐四年(1317)颁给广东南华禅寺及泰定二年(1325)颁给夏鲁寺之法旨等今尚保存。内地亦保存有其法旨刻石数通。

猜你喜欢

  • 贡市

    ①中国各族之间通贡、互市的简称。②各族贡使在京与民间的互市。据文献记载,中国自商朝起,就设置专门的机构和官员管理和接待四方民族的朝贡者,设馆居之。至隋、唐、宋称“四方馆”,元、明、清称“会同馆”,专事

  • 出连高胡

    晋代鲜卑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永安五铢钱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北魏于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下令始铸五铢钱,文曰“太和五铢”。宣武帝元恪永平三年(510)冬,又下令,造五铢钱,史称“永平五铢钱”。但使用范围皆不广,仅限京都洛阳及附近地

  • 南夫余

    朝鲜半岛古百济国的别称。百济始祖温祚王自卒本夫余(一作夫余或高句骊国)南迁至今朝鲜半岛汉江以南的西部地区立国,并以扶余为姓,也称其国为南夫余。朝鲜忠清南道曾有地名曰扶余。《黑龙江志稿》也称今松花江与嫩

  • 遏古只

    见“萧阿古只”(2001页)。

  • 玛罕木特

    18世纪初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一译阿哈玛特、木墨特、艾赫麦德。维吾尔族。※阿帕克和卓孙,雅雅和卓第三子。康熙三十四(1695),阿帕克死,妻哈努姆帕夏谋将王权交亲生子玛哈氐,杀雅

  • 海兰

    1622—1655清初武官。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贝勒穆尔哈齐之孙,镇国公韩岱长子。顺治二年(1645),封奉恩将军。六年(1649),封三等辅国将军。八年,晋封辅国公。十二年二月卒,谥悫厚。

  • 土百户

    官名。清代在西藏、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秩正六品,给予印信、号纸。有的属于临时封赠,多数无印信,只颁给号纸或委牌,不世袭。管理本小支事务。供征调,随官军出征。

  • 红照制

    旧时云南纳西族土司与外来户建立的一种永佃制关系。外来农民需向土司先交纳一定数量的“磕头钱”,方可按规定租额领种定额土地。土司给予一张执照(又称红照),便取得该土地的永佃权,名曰“红照地”。占有者可世袭

  • 柳城郡王

    辽封爵。重熙(1032—1055)中,耶律别古得受封;清宁十年(1064),西北路招讨使萧术哲以守边有功晋封;太康元年(1075),驸马都尉霞抹受封;大康中,上京留守姚景行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