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傣历

傣历

傣语作“祖腊萨”,意为“小历”。傣族的传统历法。使用历史悠久,约自西汉元始(公元1—5年)之后不久,就逐渐接受汉族以干支和十二生肖纪时的影响,如傣语中的干支大多数是上古汉语借词。其天干称“”,地支称“子”,与西汉时期的汉历相似。同时,也使用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纪时。至唐初已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固定历法。与汉历同为阴阳合历。年长度为365.25875日,月长度为29.530583日。现时傣历开始于公元638年3月22日,顺序连续累计至今,每年分冷、热、雨三季,平年十二个月,354日或355日,闰年13个月,384日,19年置7闰,固定置闰于九月,习惯以六月为岁首。单月30日,双月29日,隔四、五年于八月二十九日之后加进一天,称满八月。每月分上下两个半月,上半月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下半月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并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纪日的周日法。新年举行泼水仪式,送旧迎新,节期三至四天,第一天称“腕多桑利”,算作除夕,最末一天谓“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算作新年元旦,其间一二日叫“腕脑”,意为“空日”,为新旧年交替中的过渡日,因此末一日才真正是元旦。元旦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推移。月份一般比汉族夏历早三个月。历书中使用一种自建元以来逐日累计的纪元积日数,主要用来安排历书和计算日月行星的运行位置。

猜你喜欢

  • 库达苏依列斯乌

    哈萨克族婚俗之一。意为“说亲仪式”。男子长到10多岁,便由父母为之物色对象。有的全由父母包办,有的则是自己于社交场合认识后告诉父母。说亲时,男子不去,只由男方父母或亲友携礼物前往。如女方有意,便收下礼

  • 论掣逋

    吐蕃官名。参见“论茞”(923页)。

  • 长孙绍远

    西魏、北周大臣。字师,少名仁。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北魏太师、上党王长孙稚(承业)之子。雅好书史,晓乐律。初任司徒府参军事。后以别将讨平河东蜀薛,封东阿县伯,累迁司徒右长史。及孝武帝西迁,随父奔赴,

  • 甲渠侯官衙遗址

    汉代内蒙古官衙遗址。俗称破城子。在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南纳林、伊肯两河间的戈壁滩上。为汉代居延都尉西部防线甲渠塞长官甲渠侯的官衙。遗址大部为砂砾掩没。往西300米,南北排列一字形烽燧和双重塞墙遗迹。1

  • 册府元龟

    书名。宋王钦若(962—1025)、杨亿(974—1024)主持编纂的史料性大型类书。1000卷。真宗景德二年(1005)起纂,大中祥符六年(1013)成书,历时8年。王钦若官至司空、同平章事;杨亿为

  • 捏褐妳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 公师隅

    战国时越人。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处江南海上,有自立为王者,欲与魏通好,牵制楚国。受越王遣,前往南海求得犀角、象齿及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等献予魏王。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

  • 萧思温

    ?—970辽代大臣。小字寅古。一记作名守兴,小字喂呱。契丹挨。辽景宗睿智皇后※萧绰父。通书史,不善兵事,将士皆云非将帅才。受重任,常败兵。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后尚太宗长女汧国长公主吕不古,迁群牧都林

  • 大元

    见“大渤海国”(96页)。

  • 巴吉格尔伯克

    参见“巴济吉尔伯克”(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