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钦贝
13世纪藏族学者。以故事体裁注释格言的开创者。萨班衮噶坚赞的《萨迦格言》问世后,为人争相传颂。为使精炼而寓言丰富的格言能为人易懂,他对有关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用故事体裁逐一注出。使格言含意更加明确,增强了格言的效果,使格言与注释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注释本曾呈送萨迦班哲达亲阅,然后发表,书名《萨迦格言注释》。《萨迦格言》共457首,用55个故事进行注释,文字简捷生动,颇为人所爱。此种体裁的开创,对后世影响很大。索南查巴的《具善格言》(又称《甘丹格言》)、《益世格言》均沿袭此手法。
13世纪藏族学者。以故事体裁注释格言的开创者。萨班衮噶坚赞的《萨迦格言》问世后,为人争相传颂。为使精炼而寓言丰富的格言能为人易懂,他对有关格言所包含的内容,用故事体裁逐一注出。使格言含意更加明确,增强了格言的效果,使格言与注释相辅相成,相映成辉。注释本曾呈送萨迦班哲达亲阅,然后发表,书名《萨迦格言注释》。《萨迦格言》共457首,用55个故事进行注释,文字简捷生动,颇为人所爱。此种体裁的开创,对后世影响很大。索南查巴的《具善格言》(又称《甘丹格言》)、《益世格言》均沿袭此手法。
渤海国宗王。末王※大諲譔(906—926年在位)时,官政堂省司政(比唐官仆射。一说《高丽史》记“渤海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其中“均”为衍文,老与司政连读,即其为“老司政”)。后唐同光三年(高丽
见“夷”(759页)。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智祥年号。?—1238年。
明代羌族部落名。分布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北部。宋时即已存在。陇木长官司使祖先杨文贵曾随官军征讨之。宣德年间(1426—1435 ),将军陈怀、蒋贵又率兵镇压。万历元年(1573),该部羌人围茂
宋代诚、徽州侗族先民大姓首领。湖南靖县人。其先祖自宋初以来世据诚、徽州(今湖南西南),号称“十峒首领”。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祖父杨蕴归顺宋朝。熙宁八年(1075),宋将章惇进兵诚州,乃
即“鸭绿江”(1866页)。
见“冉闵”(564页)。
即“移剌子敬”(2067页)。
清朝大臣。字君锡。蒙古正黄旗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同治元年(1862),任甘肃布政使。六年(1867),赏三等侍卫,为驻藏帮办大臣。七年,升驻藏办事大臣。八年,整顿藏务。十年(1871),以
见“阿哈出”(1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