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国相王

五国相王

战国时期白狄鲜虞中山国参与的五国称王事件。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中山国利用齐、魏伐赵之机,※“引水围鄗”,力图夺取被赵国占据的鄗邑(在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击败万乘之师,使赵国深以为耻,中山国却以此战之威跻身于强国之列,使列国刮目相看。此后由于齐、秦、楚势力剧增,恣意向外扩展,引起魏、韩、赵等国的恐惧。四十六年(前323),魏惠王采纳公孙衍(犀首)的建议,发动韩、魏、赵、燕、中山“五国相王”活动,结成以魏国为首的五国同盟,以对抗齐、秦、楚的鲸吞,中山君遂于是年称王。齐威王为破坏这一活动,首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扬言,“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寡人羞与中山为王”,并遣使至赵、魏,劝其撤回对中山称王的支持,“伐之,以废其王”。中山王及相邦蓝诸君利用齐与赵、魏之间的矛盾,派足智多谋的张登分别到齐、赵、魏、燕游说,巧妙地挫败了齐国企图以武力废止中山称王的计划,中山国不仅渡过了一场危机,还获得了齐国对中山王的承认,维护了五国同盟及中山国的尊严。

猜你喜欢

  • 乌珠穆沁盆地

    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低洼地带。海拔800—900米。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00公里,面积2万平方公里。有苏悦勒金河、乌拉盖河,由东北向西南流。高力罕海、银吉甘河由东南往西北流。河流经过的地区形

  • 大定

    ①北周静帝宇文衍(后改名阐)年号。581年,凡1年。 ②金世宗仁明圣孝皇帝完颜雍年号。1161—1189年,凡29年。

  • 越质叱黎

    十六国时期鲜卑越质部首领。以部为氏,故称。率部驻屯于平襄(治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东晋武帝太元十三年(388),为西秦乞伏国仁所破,子越质诘归、弟子越质复半及部众5千余人被俘,势衰。

  • 斯古拉

    土族语音译,意为“转山”。旧时青海土族民间祈求丰收的群众性活动。每年夏历五月下旬至六月底择吉日举行。届时由庙管、青苗头率领一个或几个村的男子和未婚姑娘抬着神像,背上经卷为前导,组成108人的队伍,排成

  • 苏散

    见“耶律夷腊葛”(1325页)。

  • 元成宗实录

    书名。元官修。56卷。起至元三十一年(1294)四月成宗即位,迄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附《事目》10卷,《制诰录》7卷。武宗至大元年(1308)三月,命翰林国史院着手修纂,由程钜夫、邓文原、畅师

  •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一种地方基层治理之制。首从代京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古城)开始,后推行全国。十六国时,黄河流域豪强多据坞壁自守,聚族而居。北魏初期,被整族迁到京畿,河北地区或留居原地。通过计口授田,仍拥有许多土

  • 阿母河

    见“妫水”(1261页)。

  • 岱森保

    ?—1800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库雅拉阔绰里氏。以拜唐阿从征缅甸、金川,授蓝翎侍卫,赐号“巴图鲁”。乾隆四十一年(1776),金川平,图形紫光阁,列后五十功臣。四十四年(1779),以护军参领从征

  • 李光先

    ?—1593明朝东府第七代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人,土族。※李南哥七世孙,李崇文子。明嘉靖四十年(1561),袭指挥使职。万历十一年(1583)中武进士,升锦衣卫正堂。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