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二·二五流血事件

二·二五流血事件

解放前国民党镇压新疆三区革命力量的事件。1947年2月20日,部分维吾尔族青年,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维文会”(维吾尔文化促进会)集会,强烈谴责国民党在新疆的罪行,并在会后组织示威游行,向省府秘书长刘孟纯提出30余条要求。次日,又组织5000人继续游行,提出50条要求。主要内容是:将国民党军撤出新疆,军队不要干政,在阿克苏和喀什成立民族军,以民主方式重新进行民选,撤换迪化区专员哈德万、省府副秘书长萨力士、哈密区专员尧乐博斯、和阗区专员奴尔别克(郝登榜)等职务,改革商业银行,救济失业群众等。事件发生后,联合政府内部以副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为代表的部分人表示支持群众,以秘书长刘孟纯等为代表的少数人则坚决反对。双方坚持不下。24日,刘孟纯等偕同国民党军政要员宋希濂派军警、省党部和西北行营人员、三青团员,混入从三区逃至迪化的难民中策动请愿,高喊“打倒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25日,又再次组织汉、回、哈萨克等各族万余人到省政府请愿,并提出16条要求要阿合买提江解答。但当阿合买提江到场讲话时,却遭到破坏分子阻挠。在骚乱中,包尔汉的司机等数人被打死打伤。后因宋希濂恐事态扩大,派人将阿合买提江和包尔汉护送回府,始罢,但却借此大搞白色恐怖。由于反动派挑拨,各民族矛盾自此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 四夷

    见“夷”(759页)。

  • 固噜什喜

    ?—170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索诺木子。驻牧库库博罗图。号墨尔根诺颜,掌喀尔喀左翼一旗,为八札萨克之一。康熙二十一年(1682),受清赐给冠服、佩带

  • 扬粤

    即“扬越”(754页)。

  • 议政王

    官名。清帝任命宗室贵族以议军国之事。天命七年(1622),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8人为8和硕贝勒,共议国政,是所谓八固山议政王。天聪间(1627—1635),议政贝勒(王)多达12人,以率八旗大臣,共议

  • 阴戎

    古族名。参见“陆浑之戎”(1189页)。

  • 后燕昭武帝

    见“慕容盛”(2439)页。

  • 帖哥

    见“铁哥”(1876页)。

  • 色朱特色布腾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雍正六年(1728),由颇罗鼐保奏,授噶伦。乾隆九年(1744),因办理准噶尔部入藏熬茶(礼佛)有功,赏札萨克头等台吉。十六年(1751),于各要隘处派兵严防准噶尔。次年,

  • 白叠布

    古代滇西地区哀牢夷及金齿族先民以木棉为主要原料制作的纺织品。亦作“百叠”、“帛叠”。始见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称是金齿的一种主要纺织品,“坚厚缜密,颇类丝绸,土人无贵贱者服之

  • 蒙古翰林院

    元代官署名。秩从二品。世祖至元六年(1269),颁行八思巴制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八年,始立新字学士于翰林兼国史院。十二年,别立蒙古翰林院。设官历有变化,后定置承旨、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直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