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济叶特

乌济叶特

明代蒙古部名。《蒙古黄金史纲》作“兀者”,《水晶念珠》误作“乌济㰅特”。驻牧于大兴安岭以东,与兀良哈三卫关系密切(福余卫亦自称“兀者”),统率6个千户,故称“六千乌济叶特”。蒙文史籍称该部曾为燕王朱棣“靖难”效力,得到300敕书。瓦剌领主脱欢、也先统一蒙古后,服属瓦剌。部分加入瓦剌,成为和硕特部的主力。正统十四年(1449),在“土木之变”中,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曾留养于该部。景泰元年(1450),奉也先命,将明英宗送还明朝,又得到300道敕书,凭敕书可与明朝通贡互市,领取赏赐。明中期,属喀尔喀万户,为内喀尔喀5部之一。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6万户后,将内喀尔喀5部授予第6子阿勒楚博罗特(纳力不剌台吉),由其5子分领5部。明末,被后金征服。

猜你喜欢

  • 乌雅罕

    即“乌由罕”(332页)。

  • 仆固天王

    见“仆固俊”(318页)。

  • 蕃学

    西夏学校之一种。景宗元昊于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建。以谟宁令(天大王)野利仁荣主其事,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译为蕃语,用蕃文(西夏文)书写,教授学生。学生皆选自蕃、汉官僚子弟。学成后

  • 元英宗

    见“硕德八剌”(2029页)。

  • 兴京

    ①地名。原称赫图阿拉。满族肇兴地,后金都城,故址为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明末,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东北极大部分女真人后,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在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天命三

  • 阿尔泰乌梁海印

    印信。已收存者有4颗。其中有银印3,即:阿克索彦旗长印,左翼贝子旗旗长印,“管理阿尔泰乌梁海右翼长之印”。两扎萨克旗印质地、形状相同,通高11.4厘米,重4550克。方形,边长10.55厘米,印高2.

  • 成裹皇帝

    见“石鲁”(448页)。

  • 亦力撒合

    ?—1295元朝大臣。一作亦儿撒合、亦儿思合。唐兀人。曲也怯祖孙,阿波古子。至元十年(1273),奉召宿卫,任速古儿赤,掌服御事。尝奉使河西,奏劾诸王只必帖木儿滥用宫,擢河东提刑按察使,逐平阳路达鲁花

  • 琼州路安抚司

    元代海南岛最高行政机构。至元十五年(1278)置,治所在琼山(今海口市)。隶湖广行中书省。二十八年(1291),改为琼州路军民安抚司。天历二年(1329),改乾宁军民安抚司。

  • 挑钞

    元代专指用挑剜拼凑涂改手段以真作伪将小面额钞币改为大面额使用。元初定赏罚之制,规定:挑钞犯为首者杖77,从者杖57;捕获者赏钞2锭,官司支付1锭,向犯人追征1锭。因罚轻赏少,犯者日甚,于成宗元贞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