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上都

上都

蒙古古城名。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宪宗五年(1255),忽必烈受命驻守该地,为巨镇。次年,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兴建城郭宫室,为藩府驻所。中统元年(1260),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1263,一说五年),以阙庭所在,加号上都。置上都路总管府。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总管府事。九年,升中都为大都(今北京),作为元朝都城后,上都为常驻之夏都,每岁巡幸,未暑而至,先寒而南,与大都并称两都。规模宏伟,有内、外城、外苑三重。城周约十八九里。内城为皇宫,外城为市区,是商贾工匠聚集之所,城内有衙署60所,手工匠管理机构和厂局120处,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驿道四通八达,为漠北与中原的交通枢纽。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红巾军攻克上都,焚宫阙,自是未得恢复。

猜你喜欢

  • 侗舞

    侗族民间传统舞蹈。有多耶、龙喘、芦笙舞、款会舞、坡会舞、祀神舞等几种类型。“多耶”是边唱边跳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多在正月举行。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和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龙喘”

  • 蕃官

    西夏官职的党项语称谓。景宗元昊显道二年(1033)立官制时,蕃官名号有:宁令(大王)、谟宁令(天大王)、丁卢、丁弩、素斋、祖儒、吕则、枢铭等。毅宗奲都六年(1062)增设昂聂、昂星、谟固、阿泥、芭良、

  • 岱本

    见“代本”(569页)。

  • 吹云

    藏语音译。云南中甸地区藏族政教合一行政机构。下分设政、教两套统治系统:一由归化寺扎仓8个康参,分管8个地区的喇嘛,下设密参,按村落管理下属喇嘛,密参还派代表参加农牧区基层政权组织“书卡”(即伙头,老农

  • 乌密氏

    党项姓氏。元代对原西夏皇族嵬名氏后裔称谓之一。

  • 俱足

    西夏职官上品封号。西夏语音“我勒”。西夏《官阶封号表》中与大国王同级,在皇太子位下,有“文武法竟孝种能恭敬东南姓官上天柱”称号。仁宗时期帝师波罗显胜有此号。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耶律明隐

    见“耶律刘哥”(1311页)。

  • 阿美人

    台湾高山族一支。人口十二万(1975年)。其祖先原散布于台湾东部峡谷、平原的南北两端,即秀姑峦溪口与恒春地域,后逐步向台东海岸区迁移,形成北、中、南三个聚居群,现分属花莲县的丰滨、玉里、富里、寿丰、光

  • 博勒混

    明末西藏地方政府及四世达赖加封给土族地区部落头人的职衔。明万历三十年(1602),青海互助土族地区13个头人进藏觐见四世达赖云丹嘉措,四世达赖分别授以土官,其中3人被封为此官职,即达拉博勒混(藏族),

  • 伯格哷逊

    见“癿加思兰”(8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