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丕烈
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乾隆举人,官户部主事。喜藏书,搜购宋本图书百余种,专藏一室,名为百宋一廛,并自作注释,说明版刻源流和收藏传授。勤于校勘,每得珍本,即作题跋,后人编集为《士礼居藏书题跋》。
黄丕烈
清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乾隆举人,官户部主事。喜藏书,搜购宋本图书百余种,专藏一室,名为百宋一廛,并自作注释,说明版刻源流和收藏传授。勤于校勘,每得珍本,即作题跋,后人编集为《士礼居藏书题跋》。
黄丕烈
①西汉置。治今江西安福县东南。属豫章郡。后为侯国。东汉永元八年(96)改为平都县。②本东安平县,南朝宋改名。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故城东。因城内有石槽,故亦名石槽城。属齐郡。北齐废入临淄县。唐武德四年(6
宋学校斋名。北宋时太学生违反学规比较严重,即送入此斋反省。崇宁元年(1102)撤销,将“不率教”者转入辟雍。辟雍废后复置。徽宗时,州学亦置自讼斋,上书获罪士人和三舍生中讥讽时政者,遣回原籍后,于此听读
历代对制盐民户之统称。汉元狩四年(前119)实行盐官卖,招民自备费用煮盐,官给工价收买。是为民户制盐之始。北魏以制盐为业者为盐户,属杂户。唐乾元元年(758)第五琦定盐法,在产盐区置监院,游民业盐者为
又作扜罙、扦弥、宁弥、拘弥、捍麽、媲靡、汗弥、绀州。古西域国名。汉时王治扜弥城,即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古拘弥城遗址。居民以农为主,兼事畜牧。属西域都护。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于阗王放前杀扜弥国王
谷(榖)本春秋宋谷丘,东汉建武二年(26)置谷熟县。汉、晋属梁国。治今河南虞城县西南谷熟集。北魏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宋州。唐武德二年(619)为南谷州治。四年州废,仍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
岛屿名。即今广东珠海市西南海澳。明中叶以后为海商会聚之所。
官署名。(1)南朝梁大长秋所统四署之一。(2)北齐光禄寺置,掌禁御林木等事。置令、丞。隋初于司农寺置,大业三年(607)废。
?—599隋时东突厥可汗。公元588—599年在位。名雍虞闾。沙钵略可汗之子。其叔叶护可汗死,被族人拥立,号颉迦施多那都蓝可汗。在位时初与隋通好。后中隋反间计,与突利(启民)可汗相攻,并数扰隋边,被族
唐时奚酋长。李大酺弟。开元八年(720)兄死继位。十年入朝,袭饶乐郡王、保塞军经略大使,初妻固安公主,复妻韦氏女东光公主。十四年改奉诚郡王、右羽林军员外将军。十八年契丹可突于反,胁奚众并附突厥,他不能
唐中宗第七女李仙蕙墓。乾陵陪葬墓之一。位于陕西乾县县城北原。永泰公主与夫武延基于大足元年(701)被武则天杖杀。神龙二年(706)合葬于乾陵东南。1960—1962年发掘。墓地面有覆斗形封土,原有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