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郎
明时苗族青少年称谓。穿耳戴环为饰,已婚则去之。
明时苗族青少年称谓。穿耳戴环为饰,已婚则去之。
?—1644明山东人。宦官。累升司礼太监。崇祯十五年(1642)总监保定军务,抵御清兵,有保全城池之功。十七年再度总监保定军务,抵抗农民军,城破被杀。
魏晋时刺史、太守统率之地方军。三国魏在若干州郡设置军队,至太和年间十二州中有八州置兵。魏末晋初,诸州或以都督领刺史,或刺史加将军号领兵,自是诸州皆置兵。西晋太康三年(282)刺史罢将军名号,亦不领兵,
唐代门下省上行公文之一,用于支度国用、授六品以下官、断流以下罪及除免官。
1634—1698清安徽桐城人,字位伯,号陪翁。方以智次子。通天文、物理、历算。所著《数度衍》系一部数学百科全书,为中国论述对数论之第一人。另著有《揭方问答》、《音韵切衍》等书。
三国时汝南(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任尚书仆射。孙权久有废太子和之意,于赤乌十三年(250)幽禁和。他与骠骑将军朱据率将吏泥头自缚,诣阙苦谏。权怒,遂被杖责斥归田里。
又名镈。 春秋晚期齐国青铜器。传为清同治九年(1870)出土于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后土祠,高67厘米,有铭文一百七十二字。 载之祖鲍叔
①日日更新。《易·大畜·彖》:“《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以为大畜卦象天光山色,相映成辉,日日有新气象。《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指阴阳生育万物之大业盛德。又相传汤之盘铭文
亦称姚江学派。信守王守仁学说之学派。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主旨。明隆庆前后,阳明学风靡一时,门弟子遍天下。分支派别甚多,有浙中王门的徐爱、钱德洪、王畿;江右王门的邹守益、聂豹、罗洪先;南中王门的
战国时秦国公子。《战国策·赵策一》言其曾为秦昭王谋,出兵伐韩以胁迫其割地。韩惧,遂遣人入谢于秦,请割上党以求和。一说即公子池。
即“汉献帝”。